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章 灭饥荒杀器(2 / 2)


但现在,好像只在东南一带的农村,才有极少规模的种植,知道的人并不多,种植的农民也不多。

但朱勇自己非常清楚,这两种作物简直就是‘神器’,如果朝廷能找到,并大规模推广种植,大明就不会再有饥荒了。

没了饥荒,就不会有那么多流民,李自成那些叛逆就算是再能折腾,也翻不起大浪的。

所以,在朱勇看到,想要平定大明境内的叛乱,还有另外一条捷径,那就是找到番薯和玉米,大力推广种植。

但可惜的是,距离朱勇下达这道命令,已经过去足足两个多月了,却迟迟没见到有地方官员,找到这两种作物上报给朝廷。

朱勇也等的不耐烦了,他原本以为以崇祯皇帝亲自下令,想要在大明找出番薯和玉米,还不是小菜一碟。

可现在,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朱勇猜测,一方面可能是地方官员,没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另有可能,就是此时番薯和玉米的种植,处在非常偏僻的山区之地,所以才没被人找到。

朱勇决定,等明天早上再进行‘晨议’的时候,他要重点提这件事,并且昭告天下,但凡献上这两种作物的农民,可以封官重赏。

朱勇就不相信了,他以堂堂大明皇帝的名义,在大明的国土上,还找不出番薯和玉米。

“要是能有土豆就更好了,不过我记得,明末这个时候,土豆还没传到大明。

不过,等我倒是可以派人到扬州那边,找些洋毛子的船队,让他们去南美那边,将土豆给我带过来。

我手里要是凑齐,番薯,玉米和土豆,这三大灭饥荒杀器,大明将再也不会有饥荒的。”

“大人,新兵们已经在营地集合好了,还请大人过去训示。”

就在朱勇想着这些的时候,彭浩进来报告,说道。

随着,钱勇带来的三千余青壮,朱勇的新军第三营,便正式在临汾城外的新军营地,展开训练了。

有了新军前面两营的训练过程,朱勇对于新军的训练,越发得心应手,同时他麾下将领们,也已经适应熟悉了朱勇的训练方法。

到这会儿,朱勇只需要在军营巡视一番,剩下的具体训练过程,便已经不需要他亲自操控了。

他麾下那些将领们,做得都已经很好了。

“新军第三营,已经开始训练了,但他们还缺少甲胄,武器和火器,这些在临汾可弄不到。

吴达提供的那些武器,只能作为新军训练之用。

等第三营训练完成了,我可不会让他们拿着那些生锈的大刀长矛上战场。

看样子,等从朝廷那边调拨一批兵甲过来了。

不过,前两天户部尚书侯恂,还在为往我抱怨,火器局打造兵甲的开销太大,特别是火器方面。

毕懋康已经向侯恂要求拨款好几次了,可惜侯恂的户部也没钱。

看样子,我又得以崇祯内帑的名义,向火器局拨一笔款项了,不然毕懋康他们的兵甲打造,就要停滞下来了。

可不能让毕懋康的火器局停工,他们要是停工不打造兵甲了,我后面组建的新军营,可就没兵甲可用了。

哎!本来以为抄了王、赵两家,自己就有钱了,养活几万新军轻轻松松。

感情现在我才发现,大明这艘破船的漏洞太多,老子还得亲自补洞。

上百万两银子刚进口袋没多久,就分给户部一半。

而毕懋康的火器局,也是个吞金兽。

我可不能再让火器局,造出像以前那样的粗劣兵甲,这个吞金兽太能吞金,我也得养啊!”

朱勇苦笑着,他发现自己现在真的好累,又要当将军,又要做皇帝,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感觉都快要神经分裂了。

不过,朱勇望着自己亲自组建的新军,一天天壮大,期待着未来他能彻底扭转大明局势,让大明中兴,他累并快乐着,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