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万岁登封(2 / 2)

  千龄之统,由圣代而连皇;万岁之音,自神山而周四海。[r4] 江山盛世,河清海晏。武曌的衮冕衣冠鲜亮,立于登封台之上,望向阶下的大好河山。嵩山之上,榛榛莽莽,浩浩汤汤。这江山,多少杀伐血祭染遍,多少英雄心之所向,为其摧眉折腰。原来,这就是她踩着无数的尸体,拼尽一生换来的东西。这东西多美,多美啊。

  如今,尽在掌中。

  大周朝的礼服冠冕,穿着时麻烦得很。婉儿记得,前次披上身时,还是女皇的登基大典。一晃又是几年,女皇没有让朝野失望,大周没有让天下人失望。登封典礼,便是最好的证明。

  看着太平站在武攸暨身边,婉儿似乎也明白自己的位置,退几步过去武三思那里。武三思不知从哪里折了一支腊梅,把玩一会儿,递给婉儿。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好一副美景!”他赞道,转而又说,“不过这花再香,也比不得才人的熏香。”

  婉儿一手接过,瞥了两眼:“梁王好兴致,还兴这种玩意儿。”

  武三思拈一朵花,替婉儿别上。她低头,没有作声。

  “美人就是要鲜花点缀。”他的恭维,不知是真心还是作戏,抑或参半。

  “梁王,公主还在那边。当真不怕公主误会,你我有什么勾结?”

  “那又如何?”武三思一副轻浮的模样,“再者,也没什么可误会的。上官才人,你我,不是真的有勾结?”他用手比划了两下。

  婉儿闻言一笑。

  仍旧是武承嗣搀扶着女皇,这人大有不肯撒手的架势。众人行至一处平川,车驾停留的所在。皇帝亲卫千骑个个高头大马,威风凛凛。他们列队于此,恭肃严整,皇帝封禅归来,立刻扬起一阵尘沙,让出道路。将领兵士军容威严,喊声地动山摇:

  “虹霓其旌,霜雪为帷。万骑齐驱,浮云转电。帐殿贲山,钟鼓沸天。文物声明,振天撼地。吾皇万岁,吾皇万岁![r5] ”

  傍晚时分,天色稍稍暗下来,天边的红霞染上白雪皑皑,预示着明日的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武曌乘车马回到行宫,马车进了宫门。穿过公主所居殿宇时,武曌掀起车帘,远远看见两个侍女站在门外,似乎在交谈着什么。

  她叫停了马,那两个宫女顿时不说话了,垂着手齐刷刷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公主她在么?”武曌问道。

  到底从前棋语跟过她一段时间,没有书韵那么犯怯,上前答应道:“公主在殿内小憩,叫我别放人进去。陛下,您看——”

  武曌一眼就看到另一个人,那宫女,似乎时常跟在婉儿身边的。

  “哦?”她笑了下,话里带三分刻意,“在歇息,也不能不准母亲去看的。”

  “可是,上官才人也要歇息——”小宫女涨红了脸,抢上一句,才说到一半,被棋语拉了回去。

  “陛下,她是说才人已回去休息了,才来找我闲话的。并不是照顾主子不周。”说完回头狠狠瞪了书韵一眼,“是吧?”

  武曌点点头:“好,既然都在歇息,朕来的不巧,明日再来看她。”

  车驾越行越远,棋语方才松一口气,狠狠拧上书韵的耳朵:“你也没个心眼。才人那样聪明灵秀的人,怎么带出你个傻姑娘。”

  “我——”书韵显得有些委屈。

  “以后不会说,就别乱说话。”她教训完,松开手向院内望去,心下盘算要不要知会一声。想来想去,又觉得不便打搅,只得作罢。

  [r1]出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三》,裴光庭的传记。

  [r2]这些仪式《两唐书》均有记载。

  [r3]玉策是用金绳连编玉简而作成的,长一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三分,刻玉填金为字。

  [r4]出自李峤《大周降禅碑》。

  [r5]改编自李峤《大周降禅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