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1节(2 / 2)


  说是今年年底,他们就好好调整下面的干部。他们还找东山区学习了,现在在学习经验呢。

  但是知道苏青玉这边肯定一次只和一个区合作,所以赶紧儿上门了,结果这还是赶一块来了。

  苏青玉道,“现在我是书记了,区里的经济建设工作是我们胡区长在负责。”

  “另外就算要合作,今年也做不了什么。我们自己还在交接工作呢。”

  苏青玉说着,让林楠去请胡区长过来。

  等待的时候,苏青玉就问他们,“都考虑好了?”

  华阳区区长和临河区区长都互相看了看。然后点头。

  华阳区的武区长叹气道,“很难走出去啊。”

  不是每一个区都和花岗区这样的,他们这一年也是努力过了。

  也正是因为努力过了,所以知道苏青玉之前的提议是多么的正确。

  基层干部要是不作为,上面领导发的好政策,都无法实施好。

  比如说,他们和市里的农产品销售公司都联系好了,种多少东西,人家都能帮着销售,只要给一些手续费就行。

  然后他们就在区里搞大蒜种植,想着全国各地都是要吃的,这东西好保存,也好销售。

  还专门学了技术回来教的。

  可结果呢,下面开展的极为不顺利。倒是也有完成任务的,但是没完成任务的也很多。

  要么就是宣传不到位,要么就是干脆就没怎么宣传。干部们自家和亲戚家里都种了,换了钱了。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事儿。

  气的他们抓了典型,问一个什么也没管的基层干部。为什么不好好宣传。

  人家怎么说?说这要是宣传了,全村都种了,他们还要管种,管收,管卖。工作量加大了。

  气的当时区里领导愣是一天没吃饭。

  然后再看看隔壁东山区,人家那叫一个干的红红火火啊。

  特别是年底分钱分肉,可把他们刺激到了。

  一年前都是一样的情况,一年后东山已经起来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他们倒是也想着发展工业,可是竞争不过花岗的广地工业区。

  最后他们知道了,得改,得调整。要不然就落后了。

  苏青玉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一年确实也都不好过。

  “先不急,等我们胡区长来了,一起商量商量。合作肯定是要合作的,但是肯定不是和东山那样搞养殖,一来条件不合适,二来我们广地也吃不下那么多。另外一个市里大部分都靠养殖发展,风险太大了。”

  他们正说话,胡区长已经急匆匆的过来了,然后笑着和这两位区长握手。

  “欢迎来我们花岗做客。”

  “哪里是做客啊,这是来做学生了。”

  临河区秦区长道。

  胡区长就道,“互相学习。”

  人来齐了,也正式开始谈两个区发展的问题。

  现在两个区都是准备从上到下搞调整的。都想和花岗合作。

  苏青玉道,“关于你们两个区的情况,我上次去参观的时候,也差不多了解了。和花岗也是很像,但是水资源却不如花岗啊。所以水产养殖方面可能要差点了。”

  两人都点头。这方面确实是差了点。

  要不然他们自己也就搞起来了。

  苏青玉就问胡区长有没有什么想法。

  胡区长道,“我对他们那边没什么了解,要不还是苏书记您说吧。”

  苏青玉道,“那我就提点建议了。我认为,华阳和临河要发展,还是要靠咱们农民的土地。咱们搞的是农村发展,那么,就千万不能放弃这片土地。不是搞养殖,就是搞种植。”

  “当然,我刚刚也说了,大规模搞养殖,也不是最好的的办法。所以还是在种植上面,比如说,刚刚你们说的那个种打算,我看就可以参考。”

  “其他还有什么好品种蔬菜,生长周期短,容易看到回报的,我们就可以好好的思量一下。不过我要着重提一点,我认为,长线投资才是我们的主流。”

  华阳区武区长道,“什么是长线投资。”

  “就是要长期才能获得回报的。比如,果树种植。”

  苏青玉道,“每个地区都有特色的水果,我们完全可以种出特色来。有些水果可能需要生长几年才能种出来,但是一旦养成,后续的回报是很多的。”

  果树方面,这些区领导也是知道的。一些农村家庭门口会有一两颗果树。

  但是说实在的,有些果树种出来的果子就是不好吃,也不好看。

  “种果树适合吗?我之前看农村的水果长的不好。”

  秦区长也点头。

  他们还是觉得养殖好。养出来的肉,怎么也要是卖的出去的。“苏书记,要不,咱们养点别的,不和东山区一样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