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0节(2 / 2)


  双管齐下,来实现基层管理的规范。

  接下来,整个花岗还专门成立了小组,风风火火的开展宣传工作。

  这次基层干部管理的工作是苏青玉发起的,她也准备自己亲自来做,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与决心。

  宣传工作则是交给各个镇的宣传部门。监督工作则让秘书林楠来做。

  宣传工作开始之前,苏青玉倒是召集了这次宣传小组过来开会,看他们准备宣传的资料。

  这些小组紧张的将自己的宣传资料给苏青玉看。

  苏青玉看完之后顿时眉头蹙的老高,“不能太形式了,太教条了,咱们得要变通。”

  她看着这些小组的成员,“给老百姓宣传什么政策好不好,他们不能理解,你得拿出实际的数据。比如,有一个好的领导,每年帮村民多赚了多少钱,一个坏的领导,每年亏了村民多少钱。你得这么宣传。另外,咱们区里不正好有典型吗?拿出典型来。”

  下面的小组立马改变了策略。

  拿出花岗最先富裕的小严村作为典型,然后拉后腿最大的清水莲花村做反例。

  小严村的干部也是被选举的,但是他们自己制定了一套选举的条件。

  参与选举的人,必须是之前作出过成绩来的。

  因为有了标准,所以就不存在某些人凭关系上位。这些干部每年做了那些工作,也是要公示的。

  而莲花村出现的问题在于,莲花村的村干部以村组织的名义开了一家小酒厂,也接收村民投资。但是,这酒厂里面,村组织根本就没占多少份额,大部分份额都被村长以及几个村干部占了,他们从村组织里面借钱投资,搞的后面这个厂子基本上都是私人的。虽然村民也投资挣钱了,但是因为村组织这个集体没有收入,就导致村组织赚不了钱搞基建。

  而且如果不是发现的及时,这个村组织后期继续增加额度,稀释村民分红,都是有可能的。

  这两个案例作为了典型的案例被写上了宣传材料。

  通过了苏青玉的审批之后,整个花岗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基层宣传学习。

  和上次的医生去每个村体检一样,这次也是直接到每个村的级别。

  直接每个村开大会进行宣讲。

  先是讲案例,讲这些不作为的干部带来的危害。

  “你们觉得干部和你们没关系吗?错了,基层干部好不好,决定你们以后过什么日子。”

  “前阵子区里让修路,有些村修了,有些村不修。修了路村,进出方便,没修路的村,拉货的车都不乐意进出。这就决定你们赚不赚钱了。”

  “最坏的就是出现割人民群众尾巴的情况。乱安排人进来工作,把厂子给开倒了,你们所有人出的投资都打水漂了。还有人乱投资,不顾规定的份额,拿组织的钱去给自己私人投资。后面组织没钱修路修桥,钱全都进了别人腰包了。你们说,这样的人能不能选?”

  “别为了几句好话就把自己的票乱给人。选了不合适的人,你们后面的损失不是几句话就能挽回的。”

  “每个老百姓都要为自己负责。”

  “瞧瞧小严村,有好干部,家家户户住楼房,全村铺的水泥路,连厕所都是盖的水泥房子。再瞅瞅莲花村,连路都是刚动工。”

  镇上负责宣传的这些干部们喊的嘶声力竭,下面基层干部听的压力山大。

  唯一听的又轻松又认真的就是老百姓了。

  经过这么一宣传,他们才知道,原来村干部这么重要啊。

  以前他们还真没注意。

  毕竟谁做干部似乎都和自己没关系,也轮不到自家。

  现在听了科普,才算是搞清楚这里面的弯弯道道了。

  那些基建方面的事儿还没触动他们的心,但是那个厂子倒闭的事儿倒是吓坏他们了。

  要是干部安排的人真的不行,然后搞的厂子倒闭了,那可真糟糕了。

  他们一直以为,公营单位是不会倒闭的,所以从来没有担心过。还觉得能够这样一直到老。

  这次宣传了,才意识到,也是会倒闭的。经营不善,维持不下去了,肯定要关门的。

  大家在下面议论纷纷的,谈论着哪个管理人员不行。哪个管理人员和谁家有关系,屁本事都没有,是被安排进去的。

  以前他们不管,现在可不能不管了。

  厂子都有份,可能让他们瞎折腾。

  每个村不止开大会,还搞黑板报宣传栏宣传,还拉横幅喊口号。

  “请把选票投给能够让你过上富足生活的人。”

  “杜绝拉票,人人有责。”

  “基层干部不选好,家家户户吃不饱。”

  “今天乱投票,明天你赚不到钞票。”

  这宣传一下来,下面的干部们每天颇有些人心惶惶的感觉。

  感觉自己被老百姓们盯上了。

  林楠每天就坐着苏青玉的车,去各个镇了解情况。

  然后回来和苏青玉汇报情况。

  听到基层好些干部压力大,苏青玉就道,“高薪酬意味着高标准,这句话反过来也是可以的。只要经得起考验的基层干部,福利待遇肯定是要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