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5节(2 / 2)


  这新房旧房差距老大了。住这样的房子多舒服啊。

  老苏家这边的新房子参观的人也多。

  苏家人人口多,而且没分家,都住在一起, 房子就盖的大。

  四面八方都是房子,院子里,苏奶奶还另外用砖块搭建了鸡窝。至于猪圈,那就是单独用一间屋子养着了。

  看着这大房子,来参观的人就没有不羡慕的。

  陈爱兰带着一群人看房子,苏奶奶也带着一群老姐妹看房子。两人就攀比着谁带的人多一样。

  倒是把家里年轻人都给往外挤了。

  苏卫民他们干脆也不在家里待着了,都出去干活去,等晚上回来再收拾。

  一些老太太们跟着苏奶奶参观房子,见苏奶奶住着最好的主屋子,都羡慕的不得了。

  “青玉奶,你们家娃子都长大了,没想着分家啊。”

  这次为了盖房子,好些年轻人结婚了就闹分家,都想单过。

  队里分家的人也不少。孩子们毕竟大了,家里房子住不下了,只能分出去自己再另外搭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她们年纪大了,越发的当不了家了。

  苏奶奶骄傲道,“分啥家啊,青玉说了,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团结在一起,才能够发展壮大。这次盖房子,每个人都拿钱出来了。要不然咱家能盖这么大的房子?”

  “还是你们家娃子出息,”老太太们羡慕的不得了。

  “出息啥啊,都是青玉带动的。”苏奶奶直接道,“所以啊,你们也别重男轻女了,瞅瞅这女娃子养好了,多出息。”

  “那可不,现在家里生闺女也偷着乐呢。现在咱们苏家屯的闺女可是香饽饽,一天几个说媒的上门。”

  都是身为女人的,要是能有选择,谁又乐意重男轻女呢。现在女娃子也不用外嫁了,还能带个男娃过来生活,她们当然也愿意重视女娃子了。

  特别是如果出个和青玉一样出息的,那可真是要偷着笑了。

  还有老太太问道,“青玉奶啊,你家青玉都这么大了,啥时候说媒啊。”

  苏奶奶道,“我家孙女还用说媒?我还要看看谁家有这个本事入得了我的眼呢。不着急,我家叶子还没嫁人呢。青玉更不着急了。”

  “那还真是的,就算说媒也别外嫁,就留咱队里。”

  苏奶奶道,“那可说不准,要是队里人不支持她工作,她干的不开心,想回城里,那我也肯定让她回去的。”

  老太太们着急了,“可别啊,咱谁不支持她工作啊,她说啥就是啥,谁还能让她不痛快?你放心,咱虽然年纪大了,在家里说话还是算话的,谁敢不支持青玉的工作,咱打断他狗腿。”

  “对,和当初打有材那样打。”

  苏奶奶:“……”

  苏青玉正在粮油厂和粮油厂的管理人员开会。

  今天搞这个乔迁仪式,表面上是为了搬家,其实还是为了粮油厂的名头打出去。

  显然这次是成功的。

  苏青玉觉得第二步就是趁热打铁了,“同志们,今天我和县里来的同志沟通过了,他们会再县里宣传报纸和文件上面宣传我们小红旗粮油厂。同志们,这对我们来说可是大好机会。所以咱们厂里的工作还是要继续调整。咱们小红旗粮油厂不能一直是捡剩下的,咱们得主动占领市场了。”

  苏卫民举手道,“发起进攻吗?”

  苏青玉道,“没错。咱们要开始有进取心了。等县里出了报纸,我会多弄一些回来,到时候你们就带着报纸去和人谈。咱得让那些单位知道,咱们除了厂址是在大队,咱们其他地方都不比那些城里粮油厂差,甚至比他们更优秀。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看着办。我能做的就是为你们创造条件。”

  下面销售们也听出苏青玉的意思了。台子搭起来了。怎么唱,唱的好不好,那就是他们这些销售的事儿了。

  干了这么久的销售,厂里一向是按照他们工作成果发奖金的,干的好就能多拿钱。

  这不仅仅是赚钱,也能体现自己能力。

  所以苏家屯的销售不怕有工作压力,就怕没有工作。

  这会儿听到苏青玉的要求之后,各个都暗自摩拳擦掌。

  苏青玉又特意叮嘱了生产部门,一定要保质保量,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标注,要严格要求自己。

  “咱们厂子现在还是起步阶段,还算不得发展阶段,所以任何一点小问题可能就会把咱们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我宁愿那你们做的慢一点,我也要保证质量问题。”

  孙进立马站起来保证道,“我保证完成任务。”

  散会后,李青就召集销售部门也开了个会。

  各自分配了任务。

  让大家集思广益,怎么达到苏青玉的要求。

  刚散会,大家也没有想法。

  苏卫民见她有些为难的样子,就提议道,“李主任,大家刚散会,肯定还没来得及想,要不这样,我和他们讨论,讨论好了之后记录下来再给你看。”

  这样李主任就能有时间学习了。

  听在李青耳朵里就不一样了。

  苏卫民这是连开会的事儿都要抢着来了。

  她心里难免有些懊恼。

  她知道自己是个知青,在这里没有根底,一直很努力。也想做出点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