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4节(2 / 2)


  苏卫国也有些心虚,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媳妇这钱是咋存起来的。

  苏卫民道:“……那啥,我也是刚挣钱没多久啊,三十不算少吧。”说完立马问苏叶“叶子,你能拿多少?”

  苏叶看了眼大家,心虚道,“我一个女娃子,也要拿钱吗?”

  “可以不拿啊,”苏奶奶道,“你赶紧找个婆家嫁出去得了,不用住家里的房子了。你出钱了,以后你啥时候都能回来住。没人能赶你走。傻不傻啊?”

  “拿拿拿,我也没多少啊,紧巴巴的也就存了十八。”

  这可是她的私房钱。一个大姑娘家的,全都贡献了。

  她心疼的想哭。

  苏青玉道,“我能拿两百。”说实在的,她当初下乡就带不少钱,但是一直没啥花钱的机会。穿衣服就穿以前带过来的旧衣服,吃饭也和苏家一起吃,偶尔去县里割点肉也不算经常的事儿。加上一直有工资拿,海城每月也寄钱过来,所以存款不少。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海城那边寄过来的。”

  苏奶奶一听就不乐意了,“不要他的臭钱!”

  苏青玉道,“奶,这是他欠你的,给你你就花。您虽然没养他,但是到底有生育之恩的,你拿着这钱不亏。倒是我反而不想用了。总不能扔了吧,就当是给家里做贡献了。”

  苏有材道,“对啊妈,咱也不能和钱过不去。”

  “你就是个软骨头。”苏奶奶骂道。

  苏有材肩膀一缩。

  苏青玉道,“就用吧,又不是爷爷奶奶的错,干啥不能用我爸的钱?就该多用点。”

  苏爷爷抽了口烟,“青玉说的还是不错的,咱这当爹妈的,用了就用了。以后咱也不惦记他了。”

  苏奶奶这才答应了。想着以后就真的当没这个儿子了。

  一家子凑了好几百,这房子就能好好规划了。

  苏家一家人是不准备分家的,好不容易合起来的家,咋能分呢。都是要住在一起互相照应的。

  所以这房子得建在一起,又考虑到苏卫民以后可能要结婚,又怕以后可能还是要分家。所以考虑的比较多。

  按照苏青玉的想法,这就是考虑太多了,现在觉得这房子可能要住几十年,可是实际上按着未来的发展变化,这房子可能也就最多住个十来年就得换楼房了。

  不过她确实也要考虑全面点。

  自家不分家,不代表别的家里不会分家。

  万一这两年有新媳妇要进门的,到时候这刚建的房子怎么分?

  所以这房子还是要好好规划,方便住,也要方便以后分家。

  第二天她就召集大队干部们开会。

  大队干部们昨晚上被社员们追问了一晚上,各个都带着黑眼圈,但是都还挺兴奋。

  苏青玉讲话的时候,他们都认真的听着。生怕到时候被社员们问的时候,答不出来。

  “这房子啊,我准备请县里的建筑队工程师来设计房型,得适合咱队里人的,不能瞎盖。到时候盖起来不好看,不实用,那是浪费钱。”

  张主任笑着道,“盖房子还请县里工程师来?咱农村房子,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就得小题大做,一是专业的事儿由专业的人来干,也花不了多少钱,也是对社员负责,二也是做个宣传。这么大的机会,不该宣传一下我们大队?”

  “……”

  大队干部们都笑了起来。

  后面大队干部们又各自分工。还组成了苏家屯生产大队新房建设小组,组长苏青玉,副组长苏卫国,其余组成员苏小六和苏大宝。

  这两人一个是管账,一个是管着平时协调问题的。

  听着这个安排,其他人就知道,这是要提拔小六了。

  小六就是队里记分员,虽然是个有点说话权利的活,但是没多少干实事的机会。

  这次加入进来了,那就不一样了。

  张主任作为妇联主任倒是没啥想法,其他管仓库的,管公粮的干部们,还有小队长们就都羡慕了。

  苏小六自己也美得很。

  人员安排好了,就通知大队的社员们可以开始交钱了。先把钱给交上来,队里得统计多少家要盖房子的,好去和公社谈拉砖的事儿。

  社员们赶紧儿抓紧时间凑钱了。

  苏家屯盖房子的事儿,老教授们也知道了。

  一直觉得自己没啥贡献的张教授赶紧跑来找苏青玉了 。

  张教授高高瘦瘦,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平时也很少说话,最喜欢写写画画,目前还在教学校学生们美术。

  当然,他实际上是学建筑的,同时也学了城市规划。

  “每个城市的建设,都是需要提前规划的。”张教授严肃道。

  苏青玉道,“您是要帮我们规划村子?”

  张教授道,“没错,实际上农村也是需要规划的,只有规划好了,才利于以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