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1节(1 / 2)





  有了这些机器,他们可就轻松多了。

  机器可是不用算工分的,收获的粮食那不都是分给他们的吗?

  队里就是把他们当人看啊,为了不让他们辛苦, 给他们多弄粮食,真是想方设法啊。

  当然也有人心里感激那几个老知识分子。

  听青玉说,有这机器都是多亏了老知识分子呢。

  邢教授也带着眼镜来查看这批装备的好坏。

  这可是他画的图纸交上去的, 得负责。

  苏青玉笑道, “虽然小巧了, 但是更适合我们这里的地形了,很合适。邢老师您可操碎心了。”

  邢教授道,“说起来我最近还在研究新的机器, ”

  苏青玉高兴道,“您这是想升级这些机器?”

  “那倒不是的,就是想到以前插秧很辛苦,而且很费人力,你说要是能有机器多好。”

  苏青玉知道,这机器是未来有的,只是海城那边没找到。

  虽然她已经准备将旱地都种植油料,但是水田还是想留下来种植一些大米之类的吃。

  所以听到邢教授这打算,她心里特别高兴,要真能搞插秧机,那以后可更方便了。

  邢教授道,“不过你们也别抱太大期望,毕竟环境有限,只能搞最简易的,不一定能起到效果。”

  苏青玉无所谓道,“有当然就是好事儿,要是没有,那也没啥影响。只辛苦邢老师你们啦。”

  邢教授笑了笑,“吃了东西,总不能不干活。”

  队里有了油厂,他们这些人也不缺油水了,最近脸色都长好了。

  所以啊,帮助队里发展好不止是为了感恩,同时也是为了大家未来日子过的更好。

  多了这些机器,队里又能省出一部分劳动力了,苏青玉就准备再给榨油厂招一部分人。

  现在虽然岗位都有人,但是厂里业务忙了之后人总要不够用的。

  所以得提前储备人。

  而且就和学校一样,以后这批知青总要离开的,厂里到时候岂不是没人了?

  招工的事儿苏青玉也不那么看重了,交给部门领导自己去招聘去。反正招聘流程都有。

  招工针对的对象,苏青玉也给了明确的规定,都是要在学校里上进修班的那些成年的年轻人们。

  能接受教育的,那才是进步青年。

  比如说苏叶和苏卫民这样都是在学校上课的。

  晚上苏青玉和苏卫国商量这事儿的时候,顺便也和家里人说了一下。

  听到消息,两人都不当回事,觉得这和自己没关系。

  毕竟他们可是有自己的工作呢,一个在厨房工作,那是肥差,一个在大队当拖拉机手,走哪里都被需要。

  苏青玉道,“你们也一把年纪了,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苏卫民道,“我不是开着拖拉机吗?”

  “拖拉机能开除宁安县吗?”

  苏卫民:“……”

  苏叶道,“我就不用吧,我一个女娃子。”

  “你要是觉得在食堂干活比厂里体面,你就一直干吧,我也不勉强你。”

  苏青玉瞄了两人两眼,“你们自己去考虑清楚。”

  陈爱兰见自家两个孩子这死样子,心里呕死了。觉得这要是不是自己生的,真的懒得看一样。就和糊不上墙的烂泥巴一样。

  她感慨道,“你说我年轻那会儿咋就没这个机会呢?这要是有啊,我就不在这了。”

  苏奶奶不服输道,“比年轻那会儿干啥啊,那我要是有这机会,我也不在地主家里当丫鬟了,嫁给长工了。”

  苏有材:“……”

  长工苏爷爷:“……”

  陈爱兰抿着嘴没说话,只觉得这老太太真是喜欢抬杠。

  又不好和老太太吵架,她转身就训自己两个娃子,“都给我想清楚。要是不上进,我立马找人给你们说人家去。”

  “……”

  两人吓得不得了。

  苏叶是打死了不找本地的,她从小梦想就是嫁给城里人。至于苏卫民就更不用说了,他懒得找媳妇,还要养,累死了。

  两人委屈巴巴道,“行吧,我们去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