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7节(2 / 2)


  好些人迫不及待的拎着油壶,背着自家整理出来的豆子就去了厂里换油。

  先是按照市面上黄豆的价格把豆子给收了, 然后再把这收豆子的钱折算成油。

  这样一来,明面上的账目是清清楚楚的。不存在谁占了谁便宜了。

  但是实际上赚没赚,那是油厂自己的事儿了。

  不过对于社员们来说, 这样很合理。他们也搞得清楚, 觉得没吃亏。

  换了油之后, 当天做饭的时候就吃到了油味了。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苏家屯的孩子们都是满嘴油汪汪的去上学。

  谁也不舍得擦嘴。

  吃油不擦嘴的,也是这年头炫耀的方式。谁家要是吃了肉, 也要故意把嘴上糊一层猪油,在外面去炫耀一下。

  这会儿吃了油水,当然也要炫耀。顶着油汪汪的嘴唇,到了学校也吹着自家昨晚上和早上做饭都放了好些油,家里都吃不完了。瞅瞅这嘴上都黏着了,擦都擦不干净。

  可把其他肚子里没啥油水的孩子给羡慕嫉妒的不得了。

  有些孩子就好奇的问上了,咋大伙儿都这么多油吃。

  是不是苏家屯过啥特殊日子。

  “啥啊,那是咱家里油多。才不是过啥日子呢。”

  孩子们吹着牛就把换油的事儿说了。

  苏家屯大队榨油厂开工的事儿很快就在附近大队传开了。

  实际上不用传,大伙儿也能闻着味道了。

  空气中的油味虽然越来越稀薄,可是这会儿人对这些香味就是无法无视。

  可是换油的事儿,那还是刚听说,还是从孩子们和一些在苏家屯当老师的年轻人说的。

  原来苏家屯大队的社员竟然可以拿油料去和厂里直接换油,他们那些社员家里天天吃油,吃的嘴上都是油呢。

  这消息传开了,好些人都准备拿着豆子找苏家屯换油。

  苏家屯的大队干部知道这消息传出去之后,还有些担心,张主任道,“哎呀,早知道就让那些学生不要回家说了。这可真是的,他们肯定也要有样学样。都是一群没脸没皮的,还想和咱大队比呢,一个是外面的,一个是自家的,能比吗?”

  苏卫国道,“没事儿,实在不行,我去和公社说去。我承担这个责任。”

  “啥承担责任啊,没事儿的,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苏青玉老神在在道。

  大队干部们看着她,“公社能同意吗?”

  “这不是公社同不同意的问题,到时候是我们为公社解决问题的事儿。你们想想,公社社员他们就不是公社一份子?他们想吃一口油,有错吗?人都有需求。作为领导,大家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需求。而不是进行阻止。”

  大伙儿现在都信任她,她说没事儿,那肯定没多大事儿了。

  没两天,果然有大队的干部们找上门来了,为的就是换油的事儿。

  苏青玉这几天忙着清算榨油的数量,这些人找来的时候,她也不多说,笑着就分析道,“这样不合规矩,本来咱自己大队,那也是没办法的。毕竟都是一个大队的,我们内部好操作,他们用来换油的粮食,就相当于交公粮,我们给他们油,就相当于给他们分粮食。可其他大队要是参与进来了,那不就乱套了吗?不是我们不同意,是我们做不了其他大队的主啊。要不这样,公社如果同意,我绝对没意见。”

  这话就把其他一切想要争论的话给抵回去了。

  反正就是公社做主。

  大队干部们见苏家屯这边说不通,就都跑公社去了。

  他们一走,苏青玉立马给公社吴主任打电话说了这事儿。

  “我也不想给公社添麻烦,实在是也得罪不了这些同志。至于我们队里,那绝对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吴主任抹了一把额头,“你们队里可真会折腾。你说说,这让我们公社怎么解决,总不能让他们乱来吧,咱还能给他们不停地供应油?那不是乱了计划吗,每年社员分到的油都是定量的。要按照油票来的。”

  苏青玉道,“吴主任,要不你们先商量一下,要是实在不行,我,我在将功补过,给出个主意?”

  “你还能出主意?”

  苏青玉认真道,“我保证,我立马想办法。您那边要是实在招架不住,就打电话给我。”

  吴主任头疼道,“行了,你忙吧。”

  按照吴主任的想法,这些大队的要求,那肯定是不能同意的,这不是乱了套了吗?

  但是他轻视了这些大队的社员包括大队干部们对于粮油的看重。

  以往是吃不饱饭,现在是吃不上油。要是都吃不上那也没得说,现在有人能吃的满嘴油,有人连油星子都看不到一点,那谁忍得了啊。

  吴主任都把人给领去了何书记那边了。

  何书记问道,“苏家屯违规了?”

  吴主任道,“他们倒是说没违规,说豆子是人家社员多交上去的公粮,只是他们把这多交出的公粮还给社员,人家不要,所以大队就给他们换算成了油。”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立马有大队干部道。

  何书记也咳了咳,这苏家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可是明知道人家这是搞鬼,都不知道怎么处分。

  “这个……要不,让苏家屯大队停止换油吧。”何书记准备息事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