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1节(1 / 2)





  “其实前朝就曾有过市舶司。”沈云殊点点头,“只是后来世道乱得不行,谁还顾得上。但市舶司在时,那税银可是流水一般。如今虽说天下看着太平了,可国库里银子可不多。”

  这件事,作为镇守西北的将军,沈家父子颇为清楚。

  西北要养十万大军,单是兵士的粮饷就不是小数目,且还要配备马匹、兵器、甲胄、弓矢,尤其是打起仗来,银钱更是流水般花出去。几十年边关战事连绵,这得要多少银子?

  前年,沈家父子一是数年积累,二也是逮着了北狄人一个冒进的机会。沈云殊亲自率精兵出战,踩住痛脚就往死里打,才得了那么一场大胜仗。饶是这样,也折损许多兵马,若北狄不冒进,怕是西北如今也没有那么清静。

  可北狄之患是无法根治的,除非能把整个北狄灭了族。否则再过三五年,这些草原游牧之人就像春风吹起来的野草一般,又会卷土重来。

  “北狄王庭北迁,虽则是大败了,可也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沈云殊随手在桌子上划了个简易地图,“草原辽阔,这些人熟悉地形,散进草原之中便难以寻找。且草原之上地势平坦广阔,易攻难守,我朝也无法在那里久驻军队——除非是建造城池,却又谈何容易。因此北狄王庭虽是北迁三百余里,我朝防线却只能到大黑山,据山势筑起关隘,至于再外头,也只能扔给北狄人了。”

  “北狄人甚是强悍。别看老汗王亡故,十几个王子死了一多半儿,可剩下的也都不是易与之辈。这几年的安静,一则是把他们打得痛了,二则也是这些人自己顾着争夺王位,暂时顾不上来犯。”沈云殊以手撑头,侃侃而谈,“但最多五年,王位尘埃落定,北狄喘过气来,必然还要来犯的。”

  许碧听得出神,顺口道:“他们来犯,也是因为草原上不能种植只能放牧,许多东西都缺乏,因此才要来抢。倘若两国彼此贸易,那谁还愿意打仗呢?”

  沈云殊眉毛一扬:“你这话已然是极有见地了,可是却于北狄人的脾性不大明白。这些人,便如那草原上的狼一般,生性凶悍,欺软怕硬。前朝也曾跟他们开过边贸,可前朝略一式微,这些人便撕毁协定,照样来犯。想与他们贸易,先得打服了他们,狼变不成狗,只能给他们戴上锁链才行。”

  许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到底不是她那个时代,贸易往来固然是好的,也肯定有用,但也不能生搬硬套。

  “其实开边贸这事儿,当初皇上跟我们也谈论过。”沈云殊却很高兴妻子居然能说得出这样的话来,“必是要开了边贸,和平日久,才能慢慢磨掉北狄人的野性,只是这事儿急不来,至少要北狄开口求和,才能重提边贸之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说,就没哪个男人不想自己妻子美貌的。然而若空有美貌,也就只是个花瓶儿,初时觉得好看,渐渐看惯了也就无趣了。更悲剧的是人还不是花瓶儿,因为花瓶只要不打碎,可以千年万载地好看下去,而人却是会老的。

  这个“空有美貌”,并不是说不读书不识字儿什么的,而是说有没有共同语言。假使丈夫是个杀猪的,而妻子对猪颇有研究,那么即使她没读过书,夫妻两个说不定也能聊得不错。但假使丈夫杀猪而妻子只会诗词歌赋,俩人就只能大眼对小眼了。

  沈云殊自然也是认真读过书的。然而他是武将,读书并不细抠子曰诗云,也不学做诗作画写文章,有那时间他还不如多读几卷兵书,多练练武哩。就是一笔字写得不错,还是为了能写奏折军报什么的。

  所以当初他知道自己与翰林家的女儿定了亲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不必说,忧就是忧妻子若是只知诗文不知疾苦该如何是好,毕竟西北那地方可比不得京城,还时时要打仗,文官家里出来的姑娘,可别被吓坏了。

  谁知道老天爷给了他一个大大惊喜。许碧不但生得漂亮,还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文官家的女儿”,有胆气不说,许多事情还能与他谈得来,这可就稀罕了。美貌与否能看得见,可共同语言这事儿,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上回你们打得北狄迁了王庭,他们也没有求和吗?”

  “没有。”沈云殊叹了口气,“其实上次那一战,也有些侥幸与运气,被我冲到了王帐。若说真把他们打服了,那却没有。当时王庭北迁,我很想追击的,可是兵马不够,地形又不熟,实在不敢轻进。若是早有准备,跟进痛击,说不定如今北狄已然求和了。如今——只怕三五年后,还有一战。”

  “可是国库之中,实在并不怎么丰盈。且不说河工之类,单说养兵,也不止西北一处。”沈云殊有些讥讽地笑了笑,“就是江浙这一带,虽说只是五万兵马,可因是水战,单是造船就所费不赀,还不算被人贪进去的呢。总之花钱的地方太多,皇上自登基起,就一直为这头疼呢。”

  “所以皇上要开海运?这倒是个好法子呢。”开源节流,没法节流,那就要努力开源。

  “法子是挺好,可施行起来却难着呢。第一要事就是靖平海匪,不然这海运怎么开?”偏江浙这里袁家还在养寇,只要有袁家在,这海匪就休想靖平!更不必说,还有人反对海运呢。

  “还有人反对?”许碧不由奇怪,“为什么反对?增加税收,这不是好事儿?”

  沈云殊哼了一声:“有些人是鼠目寸光。若开了海运,少不得花大力气靖匪,还要扩建水军,这一笔一笔的都是银钱。且海匪确实难剿,有人生怕花了银钱还不能靖海,便建议干脆禁海了事。坚壁清野,倒也不用费力去靖什么海了。”

  “这怎么成!”这种策略,历史早就证明是不成的了,“因噎废食,这是怎么想的?”

  “海运到底也不是食。”沈云殊轻嗤,“还有一等人,自己大概就在做着走私的勾当,自然也不愿朝廷开海运了。这等人,比那鼠目寸光的更可恨!夹杂在其中,装出一副忠心的嘴脸来,干的却是损国肥己的勾当!”

  许碧不得不叹一声:“皇上也真不容易……”

  “可不是——”沈云殊还想再说,却闻到了一股子香味儿,“什么东西这么香?”

  “他们在烤肉吧。”许碧来的头一天,就弄了些羊肉猪肉鸡翅鱼虾之类,先叫厨房腌渍好了,拿过来只消焖一焖烤一烤便能吃。别说沈府的厨子手艺不错,她就是口述了一下要求,现在闻着这味儿,与她要求的所差无几,“一会儿就能吃饭了。”

  “幸好你来了。他们这几天做的饭都难吃死了。”沈云殊一脸痛苦。

  “少来了。”许碧毫不留情地戳穿他,“他们不会做,不能到外头去买?”

  “贵啊……”沈云殊继续一脸苦相,“我的月例银子现在都拿不到手了……”以前月例银子都是五炼九炼去领,自然由他自己支配,现在许碧管着他的院子,月例都进了许碧手里,这笔钱确实不归他了。

  许碧忍不住笑了:“也是。这么说,以后我该给大少爷发银子日常花销啰?”

  沈云殊顿时眼睛就是一亮:“少奶奶说得是!能给多少?”

  许碧故做沉吟:“依我看,其实以前府里的月例已经太多了,大少爷衣裳鞋袜都是府里出,每个月五两银子也就足够了。”

  “少奶奶也太狠了……”沈云殊摆出一脸欲哭无泪的模样,双手抱拳,“求少奶奶开恩,多给点儿吧,也不能一下子就扣去了九成……”

  两人笑成一团,许碧也不知自己怎么就坐到沈云殊腿上去了,吓一跳:“你的伤!”

  “无妨。”沈云殊圈着她,下巴靠在她肩上,“累你过年也不得安生……”想想从她嫁进来,还真是没个消停的时候。

  “这有什么。”许碧摸摸他有些消瘦的脸颊,上面的胡茬有点扎手,“我不过是坐着马车走几步路罢了,你才是辛苦。”不但辛苦,还危险。

  沈云殊也摸了摸她身上的衣裳,又摸摸她的头发:“原先聘礼里给的宝石,你也没去打些新首饰。这回等回去了,别留着,多打几件首饰——大过年的也这么简单……”沈夫人就不说了,那些官员家的太太奶奶们,哪个不是时时都有新首饰新衣裳,公中份例哪里够用呢?偏许碧,就是公中的那些东西穿戴,也是他粗心了,虽有宝石,也还要花些金银的,许碧自己空着手从娘家过来,怎么好意思再从他这里拿金银去用。

  许碧倒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她有银子,但之前预备跑路,所以这笔陪嫁现在还没让人知道呢:“我这赶路呢,哪能戴得一头一身,倒像个珠宝架子了。再说,我又不大出门,要那么多首饰衣裳也穿戴不过来。”

  沈家富贵,每季都有公中的衣裳首饰,质量也都不差。许碧出门应酬的时候又少,足够用了。至于在府里,她还真不大喜欢插得满头满身,实在累赘。

  沈云殊脸颊贴着她的头发,叹道:“委屈你了。江浙这地方,到底情况还是不好,所以父亲也不大让家里人出去走动。”若是在西北,相熟的人家多,许碧有的是要赴的宴会,也不必像现在总憋在家里了。

  “这有什么委屈的。”许碧不宅,可也不是坐不住的性格,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而且她现在过得也很充实呢。

  沈云殊在她头发上蹭了蹭。许碧不爱用什么桂花油之类的东西,蹭起来就很舒服:“过几年,再过几年一定会好。”

  许碧觉得好像身边多了只大狗,忍不住就想笑:“我真的不觉得委屈。出门赴宴要跟那么多心口不一的人打嘴上官司,累得很呢。我宁愿在家里看看书射射箭,不比那些有趣多了?我看,谁家的太太奶奶们也没我过得逍遥呢。”

  “真的?”沈云殊一脸怀疑。

  “自然是真的。”许碧笑着推了推他,“你不饿吗?我去厨房瞧瞧,他们究竟折腾到什么样子了,什么时候才能开席。”

  “让他们去折腾好了。”沈云殊不在意地说,不肯放手,“外头冷,你不要出去。郎中不是说了,你得暖着些儿,不可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