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9章太上道院(2 / 2)


  现在要讨论的,当然已经不再是对黑水城难民的安置问题,那件事已经暂时翻了篇,该讨论越国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尤其是在秦国灭赵之后。

  一上来,荀彧就提出一个问题:“主公,在讨论接下来的征伐方略之前,是不是将立国大典的事先议一议?”

  也是搞笑。

  百越一统已经过去大半年,秦墨也早就定下了“越”的国号,却仍旧以百越公府的名义行使治理权。

  并未正儿八经的立国。

  主要还是因着秦墨突然闭关,事情就这么耽搁下来。

  好在荀彧等人有心,过去半年,在接管各郡,搭建各郡县架构的同时,还不忘筹备立国大典一事。

  这可一点都马虎不得。

  别的不说,立国之后,秦墨总不能还住在原先由龙川部落首领府临时改建而成的百越公府吧?

  那像个什么话。

  再就是龙川城的布局,距离王城也是相差甚远。

  细节一点的,包括秦墨登基之时的冕服、车架,宫中侍女的训练,典礼当天乐器、乐队的准备等等。

  诸般事务,繁杂无比。

  “那就议吧,大典的事情,筹备的怎么样了?”秦墨问。

  荀彧一一汇报。

  在黑水城难民来之前,因着人力、物力有限,熟练的工匠也都有限,荀彧拟定的王宫以及王城改造计划,其实是很寒酸的。

  毕竟条件有限。

  现在一下有了十余万擅长营建宫室的能工巧匠,又有数十万劳役,荀彧的“野心”也就跟着涌起。

  准备参照黑水城,来改造龙川城。

  “要多久?”秦墨问。

  荀彧:“最快,也要半年吧。”

  “那就这么定了,还有其他困难吗?”秦墨倒也知道,在王宫、王城这件事情上,最好不要将就。

  这可不是洪荒大陆。

  王宫不仅代表着越国脸面,也是关乎国运之事。

  急也急不来。

  “有。”荀彧也不客气,“别的都好说,就是关于立国大典的礼仪,不瞒主公,臣等都未经历过此事,都是门外汉,就怕做的不周到。”

  礼,

  在华夏可是一件极其讲究之事。

  尤其是立国大典这样的大礼,既不能搞什么僭越,也不能有什么缺失,以免让其他诸侯国看笑话。

  在山东诸国眼中,百越之地本就是蛮夷之地。

  带着有色眼光。

  越是这样,立国大典越是不能出差错。

  要知道,大典当天,越国可是要邀请各诸侯国派遣使者来观礼的,也是正式承认越国的诸侯国地位。

  以昭天下。

  秦墨听了,想了下,道:“这个好办。听说诸国之中,以鲁国夫子最为懂礼。等这边的事情忙完,我亲自跑一趟书院,请一位书院弟子来做礼仪顾问。”

  也是时候,跟夫子等大佬接触一二了。

  秦墨至今仍有疑惑,不知道,像夫子、老子、墨子等大乘期高手,对于秦国意图吞并六国之事,到底是怎么想的。

  是置身事外,还是怎么着。

  “那就再好不过了。”荀彧着实松了口气。

  谈完立国大典,今日议事才算真正进入正题,秦墨看向贾诩,笑着说道:“文和,你先讲一讲吧。”

  “诺!”

  贾诩起身行了一礼,坐下之后,道:“截止目前,南越军八个军团已经全数整编完毕,加上黑水军,以及新近整编的城卫军,军队规模已达百万之巨。

  “这样的军队规模,就算是放在山东各国,也能排进前三之列。”

  众人精神就是一震。

  即将成立的越国,虽然还很贫穷、愚昧,但在军队这一块,确实有逐鹿中原的资本。

  南越军在训练上或许比不上山东各国,但是在兵员素质以及武器装备上,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综合实力并不差什么。

  贾诩继续说道:“跟越国接壤的有两国,一个就是东北面的楚国,另一个则是西北面的夜郎国,都可纳入下一步的征伐目标。”

  “那,你以为,该先攻打哪一国?”秦墨问。

  “楚国!”贾诩态度鲜明。

  秦墨:“理由呢?”

  “理由有三。其一,楚国东南地区原本就是吴越、扬越,是侵占古越国的领土,理当归还。其二,楚国疆域最广,奈何王室衰落,各郡自行其是,正可以采取蚕食之策,一点点攻占之。其三,楚国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攻占之后的价值也是最大。”贾诩却是早就深思熟虑。

  “相反,夜郎国跟百越一样,还处在落后的部落时代。就算攻占,对越国而言,不过是多了一块负担,并不会对越国实力增长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

  “主公既然想尽早挺进中原,自当先拿下楚国。”贾诩说。

  “这样吗?”

  秦墨眉头皱起,却是跟贾诩有着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