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打听(2 / 2)


  太子妃那边的人倒是没有送出去,留着干苦活儿和送出去没差。

  胤祉和胤祺那边转头把人丢得远远儿的,下面送人来是伺候人的,都有传言这些人背景身家不清白了,他们还能留着吗?

  反正他们不缺伺候的人,留着在这边干活儿吧,等他们这一行人走了,他们就留在行宫里面要么就放出去。

  此次送人的事就这么过去了。

  康熙可不管儿子们后院儿的事情,可心的就留下,不喜欢就送走,他们高兴就好。

  倒是胤禛担心康熙对关宝宝有意见,把苏培盛拿回来的孝敬做好了帐亲自交到康熙手里。

  康熙看了一头黑线,这真的是无时无刻在敛财……

  本来康熙以为是那关氏妒恨不喜,胤禛才把人送走的。

  这些人送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人,不是什么重要的,索性胤禛后院儿也有人,出来也不止关氏一人,也就不想计较理会。

  谁没有个偏爱的?胤禛福晋是那样的人,偏爱侧福晋也没什么,只要他不是没有原则的偏爱,只要不影响到办差就行。

  现在胤禛把东西一上交,康熙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胤禛打的是这个注意。

  这些官员中也确实贪官不少,抓把柄什么的康熙也很乐意。

  捏着他们总好过换了他们再重新换新的,还要担心他们同样贪污。

  贪官总是除不尽的,康熙一直都知道的。

  捏着把柄还能控制着他们,这样他们不会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了。

  本来受贿康熙很反感不赞成的,不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纵容着胤禛的行为,这上交的次数多了,康熙竟然也习惯了,这是什么心理?

  本来关宝宝还想着到了行宫里,休息两天让胤禛陪自己出去逛逛。

  只是到了行宫胤禛反而没有时间陪关宝宝了,这边草原各旗旗主来觐见皇上,胤禛等人自然是要陪同的。

  另外,那策妄阿拉布坦此次倒是派了策零世子前来,也一直表示对朝廷的忠心,就连各旗会盟后将士们和各旗之间的切磋也是中规中矩没有丝毫差错。

  胤禛带来的侍卫们确实比早些年的侍卫好很多,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群战,赛马什么的都是如此。

  尤其是群战的时候,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看的康熙眼前一亮,若是大清的将士们都有此等默契,那么……

  康熙想什么众位皇子不难看出来,但是皇子们想什么大家都看不懂。

  太子看着胤禛的眼神带着审视,防备,忌惮。

  就是胤祉看着胤禛也是忌惮不已,胤禛的能力本就出众,现在竟然得了皇阿玛的密令练了一支八旗骑兵。

  策妄阿拉布坦的在旗勇士输了,策零很是客气自谦,没有不服气。

  这让在场的各位皇子看不懂,几年前的策零多么嚣张?

  几年前那七公主被大庭广众之下射杀,此次这些人却没有动静,是伺机而动还是其他?

  瞧着那策零没有动静,康熙又在行宫观望了半个月,他此次出门准备充足,不担心这些人造反。

  可人家现在没有动静,康熙也不能主动挑起事情引得草原各部的忌惮和恐惧不是?

  此次出行本来做好了长时间的准备,到了现在一切事情照常进行,也差不多快到尾声,该见的都见了,差不多该回去了。

  只是,康熙没有想到此次会有他预想不到的转变,让他痛心疾首。

  热河一行出了事,还是举国的大事,朝廷险些动荡不安。

  太子不满康熙近年来对他的忽视,对其他皇子的重视,此次出行有了动静。

  现在他都快三十而立之年了,皇阿玛还正值壮年,他实在是等不及了。

  这些年对付一个胤褆,太子都很吃力,现在胤禛和胤禩崛起都是他的威胁,还有十三十四慢慢的长大,也到了成婚的年纪了。

  等到后面的皇子们都慢慢历练办差,他这一辈子都在和兄弟间斗争中度过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他还能坐多少年?

  太子只恨他的兄弟都太有能力,逼的他不得不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

  所以太子打算动手了……

  太子出手自然不是小打小闹,出行前京城他都有了准备。

  太子也不是糊涂的人,是打算看情况来定的,草原这边没什么情况,他才下定决心动手的。

  他是太子,不希望大清动荡,他也不是糊涂到不顾其他的。

  刚好,康熙在行宫病了,太子觉得时机来了。

  倒没有打算在行宫有行动,而是劝解康熙回京养病,索性行宫这边已经没什么事情了。

  康熙这病不算大病,也不算小病,再大的病他也得过,天花,顽疾他都过来了。

  其实康熙可以在行宫好了再走的,奈何太子拿出了一份折子。

  这是京城传来的密信快马加鞭传来的,里面是胤褆听闻康熙病重,在京城竟然调兵,秘密接见大臣不知道密谋什么。

  康熙看着这份折子,看了眼太子。

  康熙并没有收到京城传来的信件,太子这消息有待查证。

  太子既然有准备,自然是在半路就拦截了递到康熙面前的折子,然后想法子掉包了。

  康熙让人秘密回去查证,这回来的消息自然就是太子掉了包的,这一看康熙大怒。

  这一下出行的皇子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胤禛皱眉,大哥谋反?因为皇阿玛病了,他们不再京城,所以就起了心?

  可是,这不对啊,八弟也在京城怎么会?费德兴在九门怎么没有消息传出来?

  胤禛赶紧让人打探京城的消息,这事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的,皇阿玛就不能再在行宫,趁消息没有传开必须立马回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胤禛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康熙就通知收拾东西回京城。

  这边事情完了康熙回京并不显得突兀,只是大家疑惑康熙生病了为什么没有养好了再走。

  走之前康熙让人留下消息,十八阿哥病了,康熙急着回去,这是对外的说辞。

  众人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如此啊!

  关宝宝被通知说要回去的时候苦着一张脸,在这边差不多两个月,她已经懒得颓废了,不想出门不想动了。

  现在回去又要坐马车,她怕晕车难受。

  两个月的时间有胤禛的特意吩咐交代,足以把关宝宝养的圆润,那张脸恢复到了出行前的样子,甚至还胖了点,整个身形都有点儿粗了,脱离了标准身材,她要减肥。

  关宝宝招呼着坠儿和青玉收拾东西,只能庆幸的想着坐一回马车回去可能就瘦了。

  但是回去后就要控制着自己的身材,可别圆润过了头,到时候胤禛嫌弃就不好了。

  胤禛和戴铎在书房讨论事情,此次戴铎也跟出来了,京城府里就乌拉那拉氏一人在,不担心乌拉那拉氏有什么动静。

  庄子上有万公公照应,还安排了暗卫保护。

  戴铎出来是看情况出主意的,因为此次出来康熙是打算看策妄阿拉布坦有没有什么异动,胤禛有时候也需要一个人提一提建议。

  胤褆在京城的举动胤禛很怀疑,戴铎也觉得不相信。

  可是在外人看来,皇上和太子都在外面,瞧着皇上病了,在京城异动那是有可能的。

  “只能等京城的消息来才知道确切的消息,只是皇阿玛显然是信了这消息。”

  皇阿玛信了,这回京不管怎么样大哥那里都会被逼的有所行动。

  毕竟大哥身后还有众多支持的人不会眼看着此次被打压,到时候就是被逼着谋反,朝廷定然动荡。

  胤禛皱眉突然想到是不是有人递了假消息,那晚见到薛申月的身影是不是跟这件事有关?

  大哥再怎么样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不顾一切反了,试探策妄阿拉布坦这边的信息还没有那么快传到京城,他定然不会陷大清于危难之中。

  他们这些皇子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以大清江山为重,上辈子这么多年,危害到大清江山的事情他们斗的再凶也没有谁做过。

  那就是有人给了假的消息,这个人是谁?

  会不会是白莲教在里面作祟?

  “只怕若是假消息,在皇上回京之前京城的消息定然会被拦截,或者回京之前这一路上定会有其他的动静。”

  戴铎小声说道。

  这消息若是假的,这里面肯定有他人的手脚,只是这个人是谁他们不确定。

  或许是太子,或许是八爷,或许是其他人。

  “这也是爷担心的问题,这一路女眷众多,若是有危险的话,到时候会很麻烦。”

  若是太子的话,这件事就很麻烦了。

  太子若要陷害胤褆谋反不成,他定然有后手准备,这回去的路上就必然会有其他的行动。

  若不是太子,那就还是其他人,胤禩应该没有那么大能耐。

  胤褆在京城,胤禩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在胤褆的眼皮子底下动作。

  那就是其他的了,白莲教?薛申月?

  “不若建议把人留在行宫?”

  戴铎想了一下建议道。

  女眷在路上会拖后腿,若是有什么行动这一行人很被动,还容易被牵制,毕竟有个太子妃在,侧福晋也是四爷的心中宝。

  “只怕是不行的,皇阿玛是信了京城的消息拖着病回去,只怕是一路加急回去,不会考虑这些的。”

  留在这边胤禛也是觉得不妥,谁知道这边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况?

  他们若是走了,行宫保护的人并不多,女眷中太子妃也在,若让人钻了空子到时候又如何做?

  胤禛看了眼戴铎,沉声问道:

  “你对薛申月了解多少?”

  “四爷怎么问到这个问题?”

  戴铎没想到四爷突然问这个问题,一下子愣住了。

  “爷在队伍里见到了她的人影,可是最近一直没有找到她,像是看花了眼,可爷确信爷见过的那个人是她本人。”

  胤禛觉得这件事肯定和薛申月脱不了关系,他得和戴铎打预防针,免得戴铎坏事儿。

  “四爷的意思是怀疑她?”

  戴铎错愕反问道。

  “当初那小院儿的密道爷不曾怀疑过她,只是很多巧合的事情爷不得不怀疑她。”

  胤禛认真的说道。

  密道的事情。

  太子妃生产一事和明珠有关,也是薛申月私下安排的人手。

  太子祈福遇袭一事。

  再到后来五台山一事。

  京城干旱流言一事……这么多的事当中每一件似乎都有她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