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荆棘庄园第70节(1 / 2)





  简宁想了一下,觉得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反正大家也不会知道拉小提琴的人是谁,就算拉得不够好,又有什么关系?

  她可以抛弃一切心理负担,放心大胆地去演奏。

  简宁心头的大石头一瞬间被挪开,她整个人都轻快了不少。

  她心下感动:“好爱你,我的小鲸鱼。”

  周婧仪开心地哼了一声:“有多爱?跟你家太子爷比起来,谁更让你爱?”

  “?”简宁忍不住道:“你这个语气太像靳琛了,我差点以为是他在跟我说话。他就很喜欢问我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我真的想求求你们不要再问了可以吗。”

  周婧仪听得无语了:“你是傻吗?问你这些问题,是因为想成为你心中最爱的那个人好不好?”

  “?”简宁一下子来了劲头:“我哪敢喜欢别人啊!你是不知道他有多可怕,上次我请他吃饭,忽然有人送了束花给我……”

  她滔滔不绝地把上次餐厅惊魂的事件讲了一遍,周婧仪一边听一边忍不住在心里想。

  爱情这东西,可真是当局者迷啊。

  第41章 41《city of stars》……

  周婧仪的叔叔是个音乐爱好者,他对经商不感兴趣,满脑子都是音乐,艺术,相应的,认识了不少跟他一样不为名利只为热爱的朋友,反正都不是缺钱的人,干脆成立了一个乐团,时不时卖票演出。

  票卖的称不上好,有时候连租场地的钱都回不来,但大家也开心,就为了一个热爱。

  能够一起表演音乐,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周婧仪把简宁介绍过去的时候,特意说了简宁过来不是为钱,只是为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她叔叔放下自己的小提琴,上下看了简宁一眼,对周婧仪说:“我们是专业的乐团,你们这些小孩子进来,肯定是很枯燥,要是进来两天就打退堂鼓,我看就没有必要费这个劲了。”

  这就是在婉拒了。

  这也不怪周叔叔冷面无情,主要是简宁太漂亮了,她长了一张不安分的脸,长相盖过了她的能力,看起来就像那种啥也不会的花瓶。

  现在周婧仪又在帮她“走后门”,这更让对音乐爱好非常纯粹的周叔叔看不太上,就不太愿意接收这个麻烦。

  他的乐团现在刚刚好,不介意多一个人,但介意多一个什么都不会,说不定还碍手碍脚的闲人。

  亲侄女介绍的也不行。

  周婧仪见塞人不成,决定撒娇试试:“叔叔,我朋友她一定不会走的,你就收了她嘛,也不碍你什么,你就答应了嘛。”

  简宁见周叔叔表情没有丝毫松动,她知道撒娇肯定没用,周叔叔肯定不吃这套。

  她看了一眼他刚放下的小提琴,稍作打量,问:“叔叔也喜欢艾萨克·斯特恩吗?”

  这把小提琴是艾萨克·斯特恩在晚年演奏时使用过的,简宁认得它不是偶然。当初简光启给她找的小提琴老师就很喜欢这把,得知它将会在宜城进行拍卖,一向情绪自控很好的他,连在给她上课时都忍不住面带微笑。

  可惜这把小提琴被人高价拍走了。

  那时他家里出了一些问题,已经拿不出太多钱去支持他拍卖一把“天价”小提琴,他的情绪肉眼可见低落很久,没想到拍走这把琴的人竟是被周婧仪的叔叔。

  她问完这句话,周叔叔的神情终于有了变化,他重新看向简宁,眼里多了几分兴趣:“你也喜欢他?”

  简宁:“我一直在学习艾萨克·斯特恩的运弓方式,他太松弛了,力量控制得也很好,所以他能在演奏中随意变换音色,可惜大师就是大师,我努力这么多年也才学了个皮毛。”

  说完,她的眼睛一直落在周叔叔那把小提琴上,露出那种迷恋的眼神,说:“我能瞻仰一下它吗?”

  周叔叔摊掌:“当然。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把琴。”

  简宁双手捧起这把琴,开玩笑道:“如果我收藏了它,我肯定要把它供起来,日看夜看。”

  她轻抚着琴弦,认真欣赏半天,最终情不自禁似的,拿起了琴弓,搭在了琴弦上。

  周叔叔看出她要拉琴,眉头轻轻一皱,手抬起来要拦。

  简宁在他抬手的前一秒,拉起了小提琴。

  琴音沉沉响起,回荡在空旷的房子里。

  她拉的是柴可夫斯基,琴声一响,旋律的准度和情感倾泻而出,他热爱音乐,当然能听出其中的功底和技巧。

  这琴音化为了一只手,成功阻拦了周叔叔的行动。

  他的眉头渐渐松开,逐渐变得舒展,惊喜,最后变得惊讶。

  原本以为她是一时兴起,想随便找个乐团混日子,才托周婧仪找上他来的,没想到,这个晚辈居然这么厉害?

  甚至说,比他还要厉害。

  任何一种艺术,最终所传递出来的并不是创作的技艺,而是表达出来的情感。

  你赏一幅画,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你感受到了什么,就是作者在传达什么。

  音乐也是一样,是有情绪在的。有些音乐听了欢快,有些音乐听了沉重,有些大气磅礴一些,有些让人沸腾。

  艺术上的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对音乐家来说,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很多大音乐家多年不断演奏某些享誉世界的大师作品,就是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加深,再演奏,曲子听起来也会和从前演奏过的不一样。

  好比一本书,处于不同年龄段再去回头阅读,也都会有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