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35 番外八(1 / 2)

235 番外八

? “将军, 后齐那帮兔崽子又来了!”副将匆匆掀开主帐的帐帘进了营帐, 说话间语气里满满的都是暴躁,似是憋了一股火在心头不得发泄。

坐在主位上的年轻将军正翻看着面前案几上的文书, 也不知她看到了什么, 眉头始终轻轻皱着。待到副将闯入帐中, 她也只是微微抬眸, 只那一双暖棕色的眸子里却是透着迫人的冷厉。

暴躁的副将猛的反应过来, 连忙俯身行了个军礼, 说道:“末将鲁莽,请将军恕罪。”

程捷随手将手中的文书扔到了面前的案几上,继而向后一靠, 靠在了硬实的椅背上:“行了, 说吧,今天又来了多少人?”

见程捷并没有追究的意思,副将偷偷地舒了口气。虽然程捷从来不是个苛刻的上官, 但她那一身冷厉的煞气却是人见人怕,军中对她除了崇拜之外, 更多的是敬畏。

“人倒是不多,远远看着大抵不会超过三万人。”副将赶紧回了程捷的话, 说完却还是觉得气闷, 又抱怨了两句:“将军,你说后齐那帮兔崽子到底什么意思啊?这才不到七月,大热天的,离秋收还早着呢, 他们这么早跑来做什么?还天天都来这么一回,不嫌累得慌吗?!”

程捷没有回话,她靠坐在椅背上,眉头微蹙,似是在思虑些什么。片刻后,她突然抬头,目光犀利的看着副将问道:“后齐扰边有大半个月了,这些天他们最多一回派了多少兵力过来?”

副将听问略一回想,忙回道:“似是五万。”

程捷闻言突然抬手按住了案几上散落的文书,继而一撑桌子站了起来:“将营中的斥候都派出去,天黑之前我要知道,后齐这次究竟派了多少兵力过来!”

副将有些不明所以,却下意识的听从了吩咐应道:“是,将军,我这就让人去传令。”说完风风火火的跑了出去,然后大抵是随便拉了个人吩咐了,没片刻他就又风风火火的跑了回来,追问因由:“将军,后齐那边如此反常,是终于想打过来吗?”

程捷没有回答,因为她突然有了一个猜测,而这个猜测其实毫无依据也有些匪夷所思。

忻州大营的斥候也都是精锐,再加上与后齐的兵马打了太多年交道,全力发动之下,傍晚时程捷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这一次后齐扰边的兵马统共只有五万,他们也没有劫掠什么,反常的只在忻州大营附近活动,似乎只是为了每天派些兵马来忻州大营前逛两圈儿。

得到消息之后,程捷迅速的将手下的将领召集到了大帐里。

彼时天色已经暗沉,帐中点了一圈儿手腕粗的蜡烛,将整个大帐照得灯火通明。可在座的所有人都能看到,他们的将军沉着张脸,骇得整个营帐里气氛都十分低迷。

除了副将,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将军要把他们所有人都召集起来。直到人都到齐了,程捷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开门见山道:“后齐近来的异动想必各位都很清楚,今日我派人查了,他们只有五万人在围着我们转。我怀疑,他们的目的只是拖住我们。”

此言一次,众人皆是一愣,有人忍不住问道:“将军此言何意?我们一直在这忻州驻守,他们拖住我们也没什么意义啊,而且五万人也根本不能做什么吧。”

忻州陈兵二十万,后齐别说派五万人过来了,就算他们咬牙狠心举国来犯,忻州大营这块硬骨头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轻易啃下的。另外就算他们想要声东击西,除非能够封锁所有的消息,否则忻州大营这边但凡听到了一点儿风声,想要派兵出去,也不是五万人能拦得住的。

程捷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她神色未变,只是拿起了面前的几份文书道:“这是这几日新送来的文书,其中有些不妥,我觉得,朝中当是出了什么变故。”

以程捷百战百胜的本事,忻州大营的人对她已经有了一种几乎盲目的信服。程捷说朝中有了变故,这些人几乎想也没想的就信了,可是信了之后他们大多仍旧茫然:“可是将军,我们的职责只是镇守边关啊,朝中出了变故,自有其他人去理会,我们……要做些什么吗?”

在忻州大营这些将士的心中,他们只管守卫边疆,朝中那些争权夺利的事离他们太远,只要不断了他们的粮饷,什么样的变故都是与他们无关的。

程捷又瞥了一眼手中拿着的文书,然后深吸了口气道:“诸位,你我都是楚国的将士,自当以家国为重!后齐如今如此反常,必有缘由,而与它国勾连的,恐怕已经不是寻常的争权夺利,而是里通外国了。这般作为,可能颠覆天下,届时烽火燃起,便是家国难保。”

这话无凭无据,显得有些危言耸听,但自程捷口中说出,却仿佛一记重锤重重的砸在了众人心头。然而这还不止,程捷见着众人犹自怔愣,便又补了句:“我等身在边关,通信不便,或许此时此刻,楚国已然乱了,我等的父母妻儿也早陷入了战火烽烟之中。还望诸位早做决断。”

暴脾气的副将当即开口问道:“那将军你说,我们能做什么?”

程捷闻言沉声道:“整顿兵马,随时准备挥兵东进。”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有人忙道:“将军不可,没有兵符擅自调动兵马等同于举兵谋反啊!”

程捷明亮的双眸微垂,半晌回道:“那就等!不过在此之前,你们得先把后齐那些人收拾了。”

****************************************************************************

嘉平五年三月,燕国大举出兵攻打楚国,女帝下令调集二十万兵马北上迎敌。

嘉平五年四月,楚燕战事焦灼,楚国过半的兵力投入了北州战场。同时,赵王于宜州以清君侧的名义当先举起反旗,其后两月内,齐王魏王等人纷纷发兵响应。

嘉平五年六月,因国内兵力空虚,叛军势如破竹,分几路向着楚京迅速挺进。

嘉平五年六月二十七,远在西北的忻州大营终于收到了调兵勤王的圣旨。

同日,程捷发兵,挥师东进直往楚京。

然而这道圣旨到得还是太晚了,藩王举兵之前,楚京往忻州和北州的通讯便已经被切断了。这两州如今坐拥楚国三分之二的兵力,一旦反应过来就有可能扭转乾坤,诸王自然不会算露了他们。又因为边关之地距离遥远通信不便,公文等物传递缓慢,短时间内破绽并不明显。

圣旨送到忻州足足花了近两个月时间,忻州大营那时已经摆脱了后齐的纠缠,程捷毫不耽搁的挥军东进,一路急行军只用了半个月的功夫便赶到了京城。

那一天,是七月十三,忻州的兵马第一次踏上了京畿的土地。

可惜,他们还是来迟了一步,就在一天之前,京城的城门被魏王的军队攻破了。守卫京城的龙肃营奋力反抗,京城内外杀得血流成河,但终究没能阻止叛军进城的步伐。

程捷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整军攻城,她带来的都是骑兵,攻城略地本不是十分擅长,长时间的急行军也让这支队伍变成了疲惫之师。然而魏王的军队刚入城,先是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厮杀,之后又放松了警惕,竟是被她轻易带兵攻破了城门,入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