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六十四章风潮(2 / 2)

  就在一片火爆中,第二周结束了,那些等着看票房跌幅的人一个个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官方公布的数字,在打过数个电话后,只能暂时低下了头颅。

  完整的七天过后,《泰坦尼克号》周票房不但没有下滑,反而出现了增幅,一亿一千二百万的数字,再一次刷新了历史周票房记录!

  大不列颠暂时失语,欧洲电影圈暂时停止叫嚣,远东地区目瞪口呆……

  好莱坞一片沸腾,大型电影公司的高层认识到了几件事情。

  《泰坦尼克号》后劲十足,只要海外表现上佳,极有可能打破《侏罗纪公园》的海外票房记录。

  电影cg技术渐渐成熟,大投资大制作时代彻底降临,想要获得足够的利益,先要付出巨大的投资。

  巨额投资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如何才能规避风险?

  同詹金斯影业合作密切的几家公司坚定了加强合作的决心,没有合作关系的公司则开始了新一轮的公关。

  当然,那些文艺范十足的电影人,比如欧洲以‘纯粹艺术’自居的导演们,在失声之后迅速反应过来,称电影不过就是烂俗的故事,搭配上计算机技术的cg画面而已,失去了电影原汁原味的魅力。

  这种酸溜溜的话,连欧洲的观众都不会相信,北美的媒体根本懒得搭理。

  进入第三周后,《泰坦尼克号》陆续在大不列颠、欧洲大陆、澳大利亚以及远东地区等主要的海外市场上映,配合着北美地区的巨额票房数字和铺天盖地般的宣传,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例外,电影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了负责海外发行的派拉蒙的预估。

  “拷贝,我们这里急需增加拷贝!”催促拷贝的跨洋电话几乎每分钟都会在派拉蒙响起。

  本来,有些派拉蒙的高层对瑞恩花费巨资,准备了远超《侏罗纪公园》的拷贝有点不满,认为他过于浪费,直到现在才发现,如果不是事先预存的大量拷贝,派拉蒙影业将彻底陷入被动,会为自己以及合作伙伴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

  在剧组飞来飞去的繁忙宣传中,第三周结束,《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在许多人的期盼中,终于开始了下滑,但8000万出头的票房成绩,依然横扫北美市场,稳稳把持着周票房排行榜冠军的宝座。

  在海外,凡是《泰坦尼克号》上映的国家,不仅无一例外取得了当地周票房冠军,还占据了电影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

  在几个英语区,瑞恩的号召力更为强大,大不列颠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这部电影都引发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特别是英国,这里是泰坦尼克号的故乡,许多人仅仅是看到那艘真实重现的大船,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虽然这是一段伤痛的历史,却抵挡不住人们观影的热潮。

  从洛杉矶到纽约,从伦敦到柏林,从悉尼到惠灵顿,从东京到香港,影院前排长队购买《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票,成为了最为寻常的现象。

  瑞恩?詹金斯、詹姆斯?卡梅隆以及凯特?温丝莱特这三个名字,借助着《泰坦尼克号》的热映,彻底成为了全球议论的热点。

  特别是瑞恩,兼男主角、编剧、制片人、投资人以及主题曲作者与一身,几乎成为了这部电影的代名词,许多地方打出的宣传标语甚至就是‘瑞恩?詹金斯创造的泰坦尼克号’。

  当进入七月份,剧组离开北美前往欧洲时,电影在北美地区的票房已经超过了3.5亿美元,全球票房只用两周就超过了2亿美元……

  虽然北美地区火热程度开始下降,排队购票的场景逐步减少,但培养出来的狂热粉丝越来越多,不说新加入的观众,只是那些重复观看的人,就可以增加巨额的票房数字。

  至于海外市场,席卷全球的热潮才刚刚开始。

  就连中国市场,也与派拉蒙影业谈妥了引进事宜,剩余的只是上映时间问题。

  随着《泰坦尼克号》在全球的火爆,对于好莱坞,对于全美的娱乐文化产业,它已经不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了,它的起锚远航,冲击的不仅仅是票房数字,还有各地的电影市场,至此,好莱坞制作的美式大片彻底成为世界电影业的主流。

  在事关一个行业,甚至全美利益的时候,主流媒体总会发出相同的声音,就算是有些小报还在叫嚣,也会被主流自动无视。

  “《泰坦尼克号》正在向记录发起冲击,这部电影在各个发行国家全部成为了票房冠军,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父母带小孩去看,晚辈带长辈去看,这是跨年龄的经验分享。它打破了语言、文化、宗教的隔阂,在全世界掀起了观影热潮,这股风潮持续不退……”

  “随便坐在地铁上,就可以听到周围的人在谈论这部电影,谈论瑞恩?詹金斯,哼着《我心永恒》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那些迷恋瑞恩的女孩,不止一次进入影院,她们都在比谁看的次数更多,在我们的采访中,看了十多次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最多的人在一个月内看了接近八十次,这等于在剧院坐了整整一个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