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06、边境危难(2 / 2)


心情如暴雨倾盆、海浪翻滚,直到她宽衣解带,露出没有刀痕和血迹的胸膛,我才稍稍安下心来。

这是本王现今最后悔的一件事。

秦不羡在离京之前就把不老琮取了出来,这南下到余舟城的一路上,本王的眼睛是瞎了么,竟然未曾察觉出半分?我费尽心思想保护的便是这个人,我想让她安然无恙,完好无损,可到头来,她体内能让她长命百岁的宝物没有了,我却一丁点儿也没有看出来。

没了不老琮的本王,活不过五六年,撑不到三十三。

那没了不老琮的秦不羡呢,她这种本就靠着不老琮中的寿命为生的人,能撑多久呢?

本王不知道,也不敢往下想。只想尽快把这不老琮还回去,可帝京到南国府这一路十分凶险,我怕程遇会派人跟踪然后半路劫走,本王现在最信的人便是自己,所以我必须尽快去南国府一趟,甚至是……去宁国一趟。

她想让我不必担忧死亡,我何尝不想让她无忧无虑好生活下去?

有时候,就连本王自己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竟能得月老如此眷顾,安排这样一个姑娘死心塌地地喜欢我,在我接二连三魔怔犯浑的时候,在我三番五次拉她下水的时候,她屡屡原谅,又屡屡帮助。

可转念一想,月老怕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把一个这样好的姑娘的姻缘线绑在本王身上,且绑得这般结实,委实是在害她。

我把那枚晶莹剔透的不老琮重新揣起来,拿过纸笔重新安排眼前这几桩棘手的事情,想把这些事情赶紧安排妥当,然后南下去见秦不羡。

可事情总不能如本王所愿,突发的事件会打乱所有的计划毫不手软。

就在我筹划好眼前所有的事情的时候,一道八百里加急的信函从南境抵达帝京,半刻钟后,同样加急的信函自西南边陲送达王府,本王打开一看,忽有雷霆万钧当头落下之感——

三日前,宁国大将杨躬行,率兵三十万,企图渡过长澜江;同日,琼国大将贺万里,帅兵二十万,攻打我西南边陲。

同日,说明宁、琼两国再次联手犯我大锦了,且这一次他们一同瞄准的南境,且风驰电掣,来势汹汹。

自洛昌城,本王就已经安排好人守住南境,不能有一日懈怠,即便是每日都隔江巡查的杨躬行,也该知道现在南境线上有锦国的将士在防守,他怎么还能这般大胆地渡江呢?

除非他知道了一些其他的情况——

比如皇上卫添身体抱恙退而隐居,修养身体;

比如锦国朝局动荡,一位丞相、一个户部尚书被抄了家、问了斩;

比如本王陷入帝京这一堆焦头烂额的事情里,暂时不能奔赴南境;

又比如,本王铁骨铮铮的副将徐光照,陷入了死牢、或者已经死了……

我不知道宁国对锦国的朝局了解多少,但杨躬行做事向来谨慎,又十分爱惜兵力,没有七成把握他率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鲜明瞩目地渡江,所以本王推测,他一定看破了我大锦现在的动荡局势,所以打算攻其不备、趁虚而入。

一般的细作和探子是无法把一个国家的形势看得这般透彻的,所以一定有知根知底的人,把大锦的情况送到了宁国?

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桌案上,半刻钟前,这满纸的安排都变成了泡影,我稳了稳心神,思索片刻,最后在这布满笔墨的纸上落下一个名字。

接着收起笔,吩咐府上下人:“去请兵部尚书陈长风陈大人,礼部尚书赵孟清赵大人,今日酉时望高楼,本王在那里请他二人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