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02、程医(2 / 2)

她满脸通红,灌下几杯酒,被酒气冲得直咳嗽却未曾有一刻妥协:“扯淡。”

……

旧事真的经不起思量啊,想到这些话,回忆起她当时的形容,一面反思自己当初为何这般混账一定要同她过不去,一面又庆幸不已当初这般不要脸不要皮地招惹她,才同她有了这些回想起来都能嘴角上扬的对话。

只是不晓得,她知道自己当初铆足了力气要帮助的那个茶衣姑娘,原来是一位根本不需要她保护、甚至还一直在扮软弱欺骗她的人儿,心中会作何感想。

我自嘲一笑走进房中,把徐光照放在温暖的床榻上,才对一直站在门口的这位揶揄道:“本王大约也了解过你和你东里主子的故事。听闻今年三月初,东里枝被罚去储冰窖捡镯子,在里面呆了两个时辰,出来的时候浑身没有一处暖的地方,同死人无异。方才光照说你有妙手回春的本事,那东里枝历的这一遭劫,你应该自己就能医好了。何必大费周章,顶着狂风暴雨去敲秦不羡的家门?”

她面无表情,仿佛已同当初那个跪在东里枝宫门前、望着大火前哀嚎不已的茶衣判若两人,“我为什么大费周章去敲秦不羡的家门,殿下明明已经知道答案了,为何还要问我一遍。”

我自然是猜到了。

她任由东里枝进鬼门关,也不愿意搭手救回来,无非是想让秦不羡来救东里枝,可秦不羡自己的医术治个伤寒感冒尚且可以,起死回生却是超出她的能力范围了,但是,秦不羡身上却有一个能让人起死回生甚至是长生不老的宝物——不老琮。

本王忍不住溢出一声笑,望住她道:“看来东里枝把你支开自己在浴桶中溺亡的那件事,对你来说,也应该是喜闻乐见的罢。”东里枝无力回天,程医利用秦不羡的心疼和怜悯,再引秦不羡主动拿出不老琮。

程医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即便是听到对她宠爱备至的东里枝的名字。

本王不禁给面前这位冷漠的程医鼓了个掌:“你这手段当真硬呐,周旋于皇上、秦不羡、东里枝之间,竟然让所有人都看不出你本来的身份,大家还能掏心掏肺地帮你离开皇宫。”

她嗤笑一声,抱着胳膊看向我道:“若在下也像崇安王殿下这棵墙头草一样软弱,那我南国还指望着什么复国?怪主上当初太天真,误以为锦国的王爷会对她忠心耿耿。现在想来,还真是可笑至极。”

本王不怒反笑,指着床榻上的徐光照,问道:“他呢,还有比他对你家主上更忠心耿耿的人么?你看他现在落得了个什么下场,半个时辰前,他蜷缩在幽闭的死牢,比他还沉的锁链就绑在这躯壳上,他连动都不能动。”纵然这般看不惯,我依然妥协了一步,“不过,既然他让我带他到这儿来,便说明他对你的医术有信心,你当尽全力医治他,他曾为你的主上拼尽全力也受尽苦难。”

可程医依旧看戏般站在那里,全然没有救治徐光照的意思。

本王从她冷漠的眼神里,大概也明白了她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救徐光照,这应当是程遇的意思——徐光照好比一个布满划痕甚至残缺不堪的碗,她与其花力气修好痕迹、补齐缺口,还不如再买一个来得快来得顺心。

想明白这一点我便不再啰嗦,打算背起徐光照来找别的医馆,可徐光照却拒绝了我。

他握上我的手,摇摇头道:“殿下,我来这里并非是想要让程医救我……而是想让程医帮我带几句话给她。”

“本王也可以帮你把话带给她。”我恨他不争气,到这个时候还想着程遇,于是愤恨道。

徐光照清亮的眼中露出些绝望:“殿下,你真的知道她现在在哪儿么?”

这个问题让我一懵却也提醒了我:自东运码头隐约一见之后,我同程遇互相心知肚明,确认了对方的意图和阵营,谁也没有再找过谁。可我却忽视了一件事,既然她已明白我的打算,她应当早已把我当做敌人了,所以她的藏身之地已经不可能再是轻车熟路的状元书坊,而是我不知道的某个地方。

身旁的徐光照已经把视线转向程医,说着那个名字的时候,一直清澈的眸子里有藏不住的温柔:“阿遇的身体其实还不太好,你们要照顾好她,不要让她过多走动;她爱吃笋,明年春天的时候,一定记得多挖些笋、多晒些笋干,让她可以吃到下一年的春天;她还有夜里看书的习惯,你们应当多注意她身旁的烛台,即时更换蜡烛,不然光暗的话会伤眼睛;她夜里睡觉容易被梦魇困住,若听到她梦呓,可以轻抚她的背以作安抚。”

我以为到此就结束了,没想到他咳了一阵,又接着道:“还有,她不爱吃姜,但是姜能驱寒对她的身体好,西市有一家店姜糖片做的很好,名字叫‘姜心坊’,你们要记得多买给她吃;她体内的寒毒还未除干净,每天晚上应该用艾叶、生姜、伸筋草泡澡……”

门口的程医掏了掏耳朵,似是不愿意听下去了,打断他道:“在下不才,十四岁便因医术超绝被赐皇姓。主上泡澡该放哪些中药,在下怕是比你更清楚。”

本王气不过,正要怼她一句,却被徐光照扯住了衣袖。

他自嘲一笑,却不见怒色,语调沉缓又温和:“还有最后一句,麻烦程姑娘一定帮我带到。”

“说罢。”程医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可身旁的徐光照已然落泪了:“麻烦告诉阿遇,我今生同她多错过,再遇到也已物是人非,一些事情虽尽力弥补到头来却终究不能补救。这一生我待她还不够好,若……若有来生,她若还肯嫁给我,我当着金戈铁甲,跨红缨战马,自接到诏书的那一刻,就奔赴宫城来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