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96、请假(2 / 2)

我反复确认自己看到卫添变成现在这样后内心的想法,到底是不是幸灾乐祸和喜闻乐见,可最后却发现我心中溢出来的一股又一股的冲动并不是因为欢愉,而是——

惊讶,担忧和深深的惶恐。

说来也奇怪,明明本王是一直盼着卫添过世的,最好是不用我自己动手。可现在这种兵不血刃的结果离我一步之遥,我却觉得前方这结果令我揪心又难过,我甚至……不敢多看他。

大殿两侧又跑来几个公公,端着药碗的,捧着蜜饯的,拿着绢帕的,一起在卫添身旁服侍着,一刻钟后,卫添的面色才稍稍缓和一些。

他靠在龙椅上,颤巍巍摆了摆手,屏退身旁服侍着的太监,长叹一口气对大殿上的众官员说:“朕这一场病来势汹汹,本想今日再同各位爱卿见一面,说一说话,然后也给自己放个假,好安心养病。正好前一个月一直在养病的崇安王也回来了,朕以为这一回钟启殿上的大臣们该齐全了罢。可没成想啊,来了这个又少了那个,”眼神怔怔移到高蜀李敬堂和赵孟清的位置上,眉目一瞬寂寥,“唉,罚这三个人一人给朕上一道请罪的奏疏罢。”

身旁的公公赶忙领了旨,说今日便派人前去传达。

不远处的工部尚书韩大人上前一步跪道:“还请皇上为我大锦的江山社稷保重龙体啊!”

于是大臣们许是真心许是假意地也跟着跪了,“请皇上保重龙体!”

卫添拧眉叹气:“怎么又跪了?起来起来……朕方才说了,要请假养病,这假啊,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自今日起,朝堂内外大大小小的事都麻烦众爱卿了,每个月每个人给朕上一道奏疏讲一下自己这一个月所做的事,统一交给杨公公转呈朕。除非事情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不要来打扰朕养病。”

“臣等遵命——”

卫添垂下眼睑,将眼底的愁思一并遮了去,“退朝罢,”起身的时候,身形一顿,转头看向大殿之中站着的本王,招了招手道,“崇安王留下,陪朕用个午膳。”

“是。”

这怕是本王这一生之中,吃过的最难吃的午膳。

并不是菜品不可口,而是对面这个人,让本王连吃口菜都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今日大殿之上,未曾这般近距离地看他,尚且觉得他垂垂老矣,现在他坐在我对面,我看到他握着筷子的手都抖得不像话,连盘子里的菜都要花很久才能夹起来,胸腔之中随着呼吸传出急促又沉闷的鸣响,因为距离的靠近变得清晰可闻。

我着实沉默了很久,夹起他方才用尽了力气也没夹起来的那一个酥炸丸子,放在他碗里,本想低头继续扒饭,可还是没有忍住,望着他,愀然道:“皇兄……怎么会变成这样?”

卫添放下手中的筷子,缓缓抬头,苦笑一声道:“不过是染了风寒。”

我知道他不肯告诉我实情,可还是继续追问道:“太医可有看过,开了什么方子,可有说什么时候能痊愈?”

这几个问题对他来说仿佛很难回答,以至于他保持看着我的动作呆坐了很久才想清楚如何回答,尽管回答德文不对题:“到底是朕的弟弟啊……到如今,也只有你会这般紧张朕了。”

“今日看其他大人也十分关心皇兄的身体。”

卫添摇摇头,叹息一声,如临深秋:“朕现在已经分不清谁是能让朕相信的人了。最后想来想去,总也要有个人来交代一下后事罢,朕搜肠刮肚,想到了孟清,可他屡屡不上朝,朕现在这个样子又不能去他府上找他。”

听到“后事”二字,我喉中蓦然一哽,平息几分才道:“皇兄想同赵大人交代什么事,可写在信函上用蜡封好,臣弟去送给他。”

“不用。朕后来也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不能交代给他。他这些年时长请假不上朝,其实是在怪朕,朕交代给他这些事,他未必能愿意替朕去做。”

赵孟清请假不上朝难道不是因为懒?

我怀疑道:“赵大人在怪皇兄什么?”

卫添垂眸,神情戚戚:“怪朕没有看好大锦的江山,没有顾好大锦的百姓……尤其是后来归我怀中、成我子民的南国府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