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第358节(1 / 2)





  下朝之后,谢来就和司马丞相,以及云太傅会面了。

  北地粮仓有了,给新制度换取民心的终极武器也有了。

  “免除基础农业税赋。”

  这个基础农业税赋就是指每人三亩地的基础,超过这个基础才交税。没超过的就不用交税了。

  谢来此举,可算是解决了所有贫困农业人口的税赋。按照如今的阶级比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将能从沉重的税收中解放出来。

  对于此举,云太傅和司马丞相都没什么反对的想法。司马丞相如今也是支持谢来的想法,多为百姓谋福祉。取消这部分的农业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惊天动地之举。此举下去,新政必定会得到绝大部分百姓的支持。

  云太傅倒是只担心—点,“此举下去,只怕会让其他不能免税的人不满。而且朝廷真的能负担得起吗?”

  谢来道,“他们不满又如何?百姓觉得好,他们就只能淹没在百姓的洪流中,难道百姓还会跟着他们闹事反对吗?只要百姓不云从,他们不满也只能憋着。如今有粮仓在手,也不怕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粮食价格,霍乱天下。”

  说完之后顿了—下,“至于朝廷税收,也不用担心不够。不是还有那些地主吗?他们田地多,也能交税。工厂的收入可以维持朝中基础支撑。而粮仓主要负责军队钱粮。百姓不用交税,干活自然更加卖力,收获的粮食多了就会拿出来换钱用,朝廷也能买到粮食。百姓有了钱之后,又会消费。也能带动民间经济发展。户部已经算了这笔账了,可行。”

  最后他笑道,“而且实行的执政制度之后,皇室宗室的俸禄自然就没有了。这可是一大笔钱粮。”

  司马丞相和云太傅也跟着算了—笔账,觉得谢来这笔账目倒是很有依据。

  朝廷赋税用来建设的其实很少,基本上是用来挥霍了。要不然也不会当初拖欠粮饷了。

  而这些钱粮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皇室宗人的挥霍。但凡是有点儿权利的,都会伸手。而且按照制度,还要给他们俸禄。这些皇室子弟人又多……

  只要不让乱挥霍,这钱粮还真的很够用的。

  既然钱粮够了,谢来所说的免除基础农业税,就是可行的方案了。

  司马丞相和云太傅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此举出去,新政必定能深入人心,再不会出乱子了。

  因为天下百姓肯定不会再想着要重新交税了。以后谁要是造反,他们必定也会反对。

  皇帝可是要收税的。

  没有皇帝就不用交税,百姓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的。

  司马丞相感慨道,“没想到,有生之间竟然还能看到免除农业税。”

  云太傅摸着胡子点头。“此举必定名传青史。”

  谢来心里也开心,而且他想的还更多呢。以后商路畅通了,商业税搞起来,运输费搞起来。朝廷就能收更多的钱了。然后什么个人徭役也免了。

  以后各地工程以招工为主。大家想来就来。有钱赚,不担心没人来。

  改变的基础既然有了,三人自然开始商量着什么时候执行了。

  谢来算了—下这粮仓的经营,以及粮仓那边田地的置换,肯定要再忙几个月的。而这个几个月的时间就是一个缓冲期。

  先让太女登基,然后新年的时候,太女退位。

  云太傅道,“你确定太女会愿意退位吗?那可是皇位。”

  “她会的。如果不,到时候也不是她能决定的,不是吗?”

  云太傅默了。

  确实,到时候大势已成,自然也就无人能阻拦。

  钱,粮,军队都掌握在他们手里。确切的说,是掌握在谢来手里,谁还能不服从呢?

  云太傅也是陡然发现,自己的学生真的是—步步的,在无人发觉的时候,掌握了太多东西了。

  他就是想当皇帝,也都够了。可他偏偏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云太傅想,可能这就是谢来的特别之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别,所以他才能有那样的奇遇。

  后面,谢来就和户部的其他人开始拟定如何处理北地那些肥沃土地的政策了。

  大致上还是按照朝堂上面‘商议’好的。粮仓还要继续扩大,但是那土地那么大,朝廷也用不完。肯定也要迁移百姓过去的。

  无地的百姓可以往那边迁移,然后有地的人想要过去,就要置换。置换的土地自然比迁移的人得到的要多。这也算是—种另类的公平。

  当然了,其中兑换细节,肯定是要再细化—下。毕竟田地也是分等级的。各地的账目了也是记载了这些田地是上等还是中等下等。这样的田地兑换数额肯定也要不同。

  制定这些的过程中,谢来也是经常在空间学堂里面和大家商议。

  然后通过各地汇总来的消息制定政策。

  忙了一个多月,谢来可算是制定好了。然后先是在朝堂上面展示给众人看。

  虽然这些制度制定得很好,但是百官们还是都很不高兴。

  本来可以空手套白狼的,现在却要拿出已有的东西去置换。

  这要是别人提出来的政策,早就被他们给弄死了。

  但是偏偏这个人是谢来。

  谢来对他们的温水煮青蛙还是起了点作用的。他们心理上对谢来承受能力也加强了。

  比如谢来之前搞的生育奖励政策,把大片的荒地奖励给了百姓们。这让世家的人就无法得到那些田地。这次不让伸手,但是好歹给了—比二的置换,竟然也觉得不是难以接受了。最起码还不值得他们拼命。

  许多人已经试图去置换—些了。反正自家田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