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第326节(1 / 2)





  然后,青云书院还搞出了可以让人上天的热气球。惹得这群没见过啥科技的文武百官一愣一愣的。然后又展示了一番数学的强大运算能力,让朝中善于计数的大臣也甘拜下风。

  司马丞相趁机站出来,“天书所得利国利民,臣请在县学开天书科目,让学子选学,以培养更多人才。”

  世家不甘示弱,云太傅道,“此等研究确实前所未闻,他主张大族捐款,以建立这种研究机构。”

  明白人看得出来,这就是‘分蛋糕大会’,但是在朝野上下来看,天书推广那是上下一心,势在必得。

  而且丞相所说的在县学开辟项目,是选修,也不是必修。也不怕耽误学圣贤书,破坏他们这群人的利益,也就没人站出来反对。

  反正连当世大儒徐宗元都改学天书了,这天书也应当是拿得出手的学问。

  虽然他们依然没觉得做出这些东西能比得上圣人治国安邦的学问。但是也没人想着去反对,去排斥。

  这就是天书这层外衣的好处了。这要是有人提出来把工匠纳入读书人选修课程,只怕满天下的读书人要喷口水了。

  徐宗元正式改曾经的青云书院主院为天书书院。然后让已经入门的学生,不适合搞研究的,就去下面县学里面教书。

  谢来趁机站出来,请求在东州进行扫盲活动。

  天书利国利民,为了支持这项政策,他认为该让更多的人识字。

  但是这毕竟是第一次扫盲,所以为了减小损失,所以先以东州为试点地区。

  立马就有御史出来喷了,“让庶民识字,对朝廷有害无益,且还损失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谢来笑道,“圣人当初教导学生的时候,难道还分庶民和贵族吗?各位自称圣人弟子,为何要违背圣人的教学理念?人人尊圣人,家家诵诗书,难道不是圣人所期待的场景吗?”

  “那也不用不分男女老幼,哪有女人也去识字的。”

  御史脱口而出道。

  然后皇位上面的女皇就不高兴了,“女子为何不能识字?”

  谢来道,“我如此安排,便是让天下臣民不轻视陛下,若是陛下的政令都轻视女子,谁又会真正的遵从陛下呢?御史大人,我们作为臣子的,难道不是应该为陛下分忧吗?”

  “……”

  这谢来简直就是佞臣。

  但是没人敢反驳了。

  再一看,世家和寒门两位偷偷也没说什么的,就更没底气了。

  如今谢来地位更胜从前,如果寒门和世家不狠狠的和他对上,别的人都没胜算。

  但是寒门和世家是不会随意对上他的。对方又没给自己闹什么不愉快,何必把人推向世家/寒门呢?

  再说了,这政策听听也就罢了,给天下百姓扫盲,这是痴人说梦。且让他做,回头必定是悄声无息的失败。只等看他的热闹便是了。

  事情顺利通过,谢来立马就安排上了,给东州下达正式的诏令。

  明面上,谢来是只下了个命令而已,私下里,谢来就在学堂里面开始给东州那边的人安排工作了。

  祝桥是东州同知,东州的二把手。如今实际上的东州掌控者。他负责主导此事。

  而之前考上进士,被谢来特意分去东州当县令的几个人,就负责配合此事。

  其他刚加入进来的东州学子,则是利用本身在当地的能量,促成此事。

  然后这群人开始商议详细的计划。

  想出好的政策不难,难的是政令不下乡。只要能执行到乡村级别的政令,那才能算是成功的政令。

  基层吏员的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幸好,谢来明面上还有一个同志会呢。当初谢来在东州的时候,东州同志会成员就给谢来提供了许多帮助。这群人中有些有能力的,也被谢来提升为东州的各地的吏员。

  所以谢来在此地实行这个,是完全没问题的。

  他现在需要的是做出一个成功的案例,向朝廷证明,此事可行。让别人找不出借口来反对。

  然后东州这边成功之后,势必会培养出一批能干的,有经验的基层人员出来,他再慢慢的调动去其他地方,指导地方做此事。

  “诸位,这是我们实现理想的第一步,极为重要的一步。希望诸位重视此事,打出漂亮的第一仗!”

  祝桥一直等着为伟大的事业奋斗呢,如今可算是轮着他这边大出风头了。

  在谢来这边开完会之后,他就开始联络东州各地的人员,为此事做准备了。

  只等朝廷诏令一到,就立马干活。

  祝桥对此事很有信心,谢来当初在此地留下的政治力量是强大的。东州百姓如今还记得谢来。

  只要是谢青天要他们做的事情,他们会配合的。

  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要是自己还做不到,那真的可以不不用做官了。

  更不配参与如此伟大的事业。

  与东州这点儿事相比,青云书院改成天书学院的事儿引起的影响反而更大。

  各地的青云书院之前还能以青云书院这个名字表明自己和徐宗元的关系。

  如今徐大儒彻底的抛弃了这个书院了,连总院都改名字了。甚至也不教导人学圣贤书了,改去学那个什么天书。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很清楚。没有了徐大儒这面旗帜,以后青云书院彻底是没落了,散伙了。

  而且县学还开设了天书科目,如此一来,县学与徐大儒之间的关系反而更亲近。那些来县学教天书科目的都是徐大儒的学生。青云书院再也不能和他们比了。好在这其中还是有聪明人的,立马下决心去拜见祖师爷,准备将青云书院跟着改名字,然后将天书科目列为选学科目,以此来维护书院最后一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