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第182节(1 / 2)





  写完同志会的纲领之后,谢来就与孙大志逐条的解释其中的内容。

  最后坚定了以民为本的理念。

  热血的青年从不缺乏崇高的理想。

  比如孙大庆这样的封建社会成长起来的官家子弟,依然存着伟大的理想。以前是帮助自己的爹当一个好官,造福一方百姓。

  如今他要做自己的事业,就是发展这同志会,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日后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里,一同造福百姓。

  “谢兄,我只是遗憾,你不能留在此地,与我一同结识此地的其他同志。”

  谢来笑道,“你在此地,我在外地,一里一外,才能壮大我们的队伍。”

  孙大庆恍然,“也对,日后我若是出门,也要多结识这样的人。咱们这就是交友满天下吧。”

  谢来点头,“正是如此,你说要是全天下人都和我们一样的想法,那是一副什么场景?”

  孙大庆想想就激动。对于建立同志会更加热衷。

  当然,他此时并不知道这意味什么,只是在想着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和谢兄这样的,然后一同对付那些鱼肉百姓的豪□□商。

  想想就热血。

  谢来点燃了这热血,就去和知府大人道别了。

  孙知府也没留他。

  因为这是早晚的事情。且集市已经建起来了。茶叶商会的事情不宜再调查。谢来走了也好。否则这年轻人胆大,敢想,若是留在此地,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基于对谢来的欣赏,以及对寒门子弟的维护,他叮嘱谢来,“你虽然聪明,但是外面凶险,日后还是慎之又慎。不要再随意插手这些事情了。留待有用之身,日后朝廷尽忠,为陛下效力。才是你这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

  “学生谨记大人教诲。”谢来认认真真的回答道。

  他知道这是大人一片好意。

  离开这天,孙大庆送谢来出城门。看着坐在马车里面的谢来,他心里万分羡慕。他觉得能和谢来这样到处游走,才是人生一大快事。

  不过他如今是走不开的。他爹还需要人做事呢。而且这里的同志会还没正式开起来,也需要他。

  孙大庆顿时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谢兄,后会有期!”孙大庆招手道。

  来福可不愿意自己的兄弟来这里了。

  如今能够离开,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他坐在马车外面,朝着里面看了眼,自家兄弟在睡觉。

  “……”也许是在闭目思考。

  谢来正在学习。他这几日忙于同志会的事情,确实疏忽了,如今赶路,所以就在赶路的路上学习。将这些补起来。

  如今对于他来说,书本知识还是最重要的。不单单是要应付考试,还要通过这些知识来作为自己的底气。

  以后和人吵个架什么的,引经据典的得拿出点东西来。

  来福的最终目的虽然是边城,但是一路上也不会完全赶路,而是边做生意边过去。毕竟这商队里不止来福,还有其他人。来福也不可能脱离大部队赶路。

  因为越离变成近,路越不好走。

  需要这些常年往边城走的人,安全才能保证。

  途中经历的城镇很多,但是会停留的都是当地的大城镇。这种商业兴盛的城市,老百姓过的稍微富足点,所以读书人会多。

  每次到了这样的地方,谢来就会出来走动。

  在附近文人多的地方驻足。在这种地方能听到很多本地的信息。要是运气好,还能洒下一点火种。

  “兄台看着面生。”

  谢来才坐下没多久,就有人过来打招呼。

  没别的原因,主要是人长得好。这会儿读书人首先看脸,其次才会去了解你的文采。

  另外就是,谢来的衣着也显示他有功名在身。如此年轻还有功名,自然引人注意。

  谢来看对方是个少年书生,笑道,“我是跟随兄长出来游学的。”

  “游学?兄台可真是勇气可嘉,竟然敢出来游学。佩服佩服。我观兄台这打扮,已有功名在身?”

  谢来笑道,“不才,去岁才中举。”为了吸引人,他可不能低调了。

  “……”这少年书生惊讶不已。

  再看看谢来这年龄,比自己还小啊。

  “兄台竟然是一位奇才!兄台你等等,我去喊几个同伴过来!”

  少年书生站起来就跑了。

  过了一会儿就带了几名同伴过来。似乎都是一起念书的。

  见了谢来之后,纷纷见礼。他们中间多大都是秀才,举人还没有。所以面对谢来这位举人的时候,该有的尊重都必须有。看着谢来的目光既羡慕且敬仰。